广东财贸职业学院:AI赋能 打造数字商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30
近年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以打造“两高地、两典范”为目标,构建数字商业人才培养生态、产教融合生态和智慧教育生态,以AI重塑育人模式,在财经商贸数智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立足数字时代新要求,构建数字商业人才培养生态
学校积极把握数字时代下形成的新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系统性重构财经商贸数智人才培养体系。
数字金融学院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传统金融理论与操作人才调整为培养掌握数字技术、金融业务与产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与课程内容由以宏观金融、银行保险等为主调整为突出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内容,注重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由理论讲授融合虚拟场景转向强调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等。学院的“粤港澳数字财经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立项为省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立项为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行动研究课题且以“优秀”等级结项。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群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AI+财务”“AI+会计”“AI+税务”“AI+审计”“AI+金融”为五大核心培养路径,不断创新培养思路,改革课程设置,形成涵盖“专业知识仿真、专业技能仿真和专业综合仿真”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成以“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为中心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等。
整合校企资源,构建产教融合生态
学校联合龙头企业整合“政校行企”的优质资源,以“抱团取暖”的生态模式形成强势阵容。
2023年,由广州阿里云计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暨南大学和学校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组建粤港澳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企业成员260家,含6家上市企业、1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坚持“开放共生、价值共创”理念,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宗旨,创新“开设共同体网站、创办研究刊物、设立智能体设计大赛、举办高质量论坛”的“一站一刊一赛一论坛”“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共同体共建共享机制,构建了以“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基地”“金教材”为核心的包括标准与评价工作委员会、数字化就业工作委员会“5+2”组织机构。
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是学校始终坚持的方向。“联想新IT学院”年培养500人进入联想集团及其生态企业就业,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2024年末到2025年中,学校193名学生参加“华为工学交替”项目,121名学生参与实习。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AI智能审计”模块,将真实企业案例引入教学。与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区块链金融”实训课程,模拟数字货币交易场景。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第四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申报的135个项目全部立项,项目涵盖五大类型,其中,就业实习基地项目67个、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36个、人力资源提升项目26个、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项目1个、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项目5个。学校党委书记罗贤甲认为,科技革命浪潮汹涌,数字化转型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与头部企业的紧密合作充分体现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依托“北斗+”承担省、市级科研技术服务39项,获得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60余项。强化技术创新应用,服务中小微企业100余家,接入设备2000余台,企业年培训学时超3000小时,2024年签订横向技术合同17项。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教育生态
2025年初,学校智慧校园平台接入多个AI助手,包括“财贸智星”“AI助理”“招生助理”等,智能体应用为师生提供了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学校开发“AI心理咨询师”和“AI辅导员智能体”,两名“AI教师”成为学生的贴心伙伴;师生经过学习和训练,实现了“人人拥有智能体”;为确保数据安全,学校自建AI大模型算力,支持数据全程不出域,助力学校构建安全可控、高效精准的智能中枢。
为进一步推进AI大模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学校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研财贸商科职教大模型,携手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学校。在算力底座建设上,全面完成软硬件部署工作,通过增加国内自主可控的AI算力节点以及配套基础大模型和开发平台软件,形成强大的计算基础,为财贸商科职教大模型训练及推理部署提供了稳固高效的平台。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通过实施全域数字化战略,以课程端为根基、以实训端为核心、以生态端为引擎、以生活端为纽带,“四端”协同发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精准高效,实现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数智赋能,助力学生从“能就业”到“就好业”的跨越。(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长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