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值钱了”,职普融通的路越走越宽
职普教育同等地位,让职业本科吸引力提升;普通本科生“回炉”读高职,体现技能驱动就业
发布时间:2025-09-24 信息来源: 《工人日报》(2025年09月24日 06版)
阅读提示
职业本科教育快速发展,学技能与获取高学历同步进行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与此同时,不少普通本科生出于就业、兴趣或职业转型的需要,选择到职业院校“回炉”深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融通的理念正一步步成为现实。通过双向流通,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职业教育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
进入新学期,随着不少高分考生走进职校,“学历与技能孰轻孰重”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与讨论。其实当前,这两者已并非不可兼得。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快速发展,展示出广阔就业前景,这种学技能与获取高学历同步进行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与此同时,不少普通本科生出于就业、兴趣或职业转型的需要,选择到职业院校“回炉”深造,一些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也主动适应趋势,招收本科毕业生,并逐渐成为常态。近些年,“高分报考职校”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专业人士认为,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说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融通的理念正一步步成为现实。通过双向流通,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职业教育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
职业本科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敬杰对记者表示,新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产业升级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学历硬了”与“技能值钱了”的双重驱动,让职业本科学校毕业生有着广阔发展前景。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已达87所,仅今年教育部就批准同意设置36所职业本科学校,占目前职业本科总数的四成多。而根据《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87.07%,毕业生90%以上服务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作为我国首所公办职业本科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已有4届职业本科生。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每位学生有3个以上企业提供的岗位供其选择,毕业当年就业率均超95%,就业学生超80%入职“专精特新”或行业骨干企业。
本科学历叠加技能优势,让不少高分考生对职业本科心动。浙江金华的学生朱懿涵,今年高考成绩600分,经过反复斟酌,他最终报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原因是“学校最‘香’的就是就业率高。”据了解,该校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就业率高达98%。
王敬杰表示,从订单班到深度联姻当地知名企业,从组建职教集团、产教联合体到共建国家级实训基地与产业学院,越来越多的职业本科院校以完善的产教融合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的高度契合、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科研与市场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在不断提升。
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看中就业前景
近年来,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择“回炉”读高职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山东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孙洪涛曾表示,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现象很正常。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职业院校为具有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的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已经占有一定比例。
记者了解到,河南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连续多年招收本科毕业生,该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3年保持在90%以上。在该校2025年的招生简章上,可以发现多个专业明确写着招收本科毕业生,包括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路交通运营管理等。
公开资料显示,从2022年起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就试水招收本科毕业生,到今年计划招本科生名额达到135人。“毕业即就业”“签约国企”的诱惑是吸引这些毕业生纷至沓来的原因。
此外,记者了解到,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市技师学院、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都专门为本科生开设“回炉重造”课程。
有职业院校招生办教师表示,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现象会逐渐增加,一是由于职业院校技术证书的学习成本较外部培训机构更具性价比,二是同时拥有学历与技术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大竞争力。
专业人士分析称,目前许多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加务实,侧重于聘用具备“理论+实践”双重能力的学生,这就带动许多本科生、研究生自发考取专业技能证书。部分学生“回炉”读职校也是为了考取从事相关工作硬性门槛的准入资格证书,以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职普融通仍需进一步推动
“专升本”和“本升专”两种看似不同的流向,本质上均体现了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双向流动通道已开始打通,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王敬杰说,过去职业教育常被视为“次等选择”,如今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学历文凭受到更高认可,其高质量的技能培训、紧密的产业对接和良好的就业前景,使得其本身开始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也正从‘无奈之选’变为‘理性之选’。”
今年9月,广州职业技术大学迎来首批本科生报到,其中不乏高分新生。一位高分学生表示,选择职业本科是看重其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未来就业也能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专升本”规模较大且制度相对成熟,“本升专”更多的是学校个体行为或试点项目,缺乏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其规模和认可度远不如前者,这反映了职普融通仍处于探索阶段。
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认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与教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融合,可以鼓励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课程,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与融通,允许普通大学的学生到职业院校选修实践课程并获得学分,反之亦然。“总之,要培育既具理论素养又具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让学生拥有更大选择空间。”唐智彬说。
(记者 陶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