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5年“答卷”,传递信心和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24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9月24日03版
自今年7月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多部门相继登场,介绍5年来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成效。9月23日,教育部“亮相”发布会,诸多媒体到场,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发展的高度关注。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开门见山,公布了教育事业“十四五”时期的新答卷: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取得新突破,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在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上取得新突破。
新成就,提振信心。
不由想起,建党百年之际,广大学生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想起“羲和号”升空探日、“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背后的高校力量;想起刚刚在上海正式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承载着世界对中国教育的认可与期待……我们清楚地看到,过去5年,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如何日益凸显。每个人都深知,“成绩单”不仅是数据的刷新,更反映着教育内部的深刻变化,标记着教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全新定位。
新观念,深入人心。
从“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调整等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中,可以看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正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从职业教育、教育数字化等领域的新成效中,可以看到,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加开放、更有担当的姿态,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从县中振兴、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等工作的新成效中,可以看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新期待,彰显决心。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今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强国建设的号角催人奋进。
比如,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部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比如,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让县中真正强起来、优起来。比如,在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教育部将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建设成为健康学校,让每个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
回望来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看向前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路线图、施工图已经明确,教育强国新征程的蓝图等待我们全力书写。
(记者:林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