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五心”促“五力”基层党建鲜活有力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量: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立足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围绕“创新生态机制,建设生态样板支部”目标,实施“五心”创新驱动,做到“规定动作”规矩做,“自选动作”出亮点,基层党建工作鲜活有力。先后荣获“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淄博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淄博市教育系统红旗党支部”“淄博市基层党建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初心启航,强根铸魂,提升党建引领力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狠抓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套涵盖理论学习、规范管理和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系列工作制度。完善支部设置,推动党建全面进入学生管理与服务主战场、主阵地,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全面融合,打造“政治强、纪律严、作风硬、风气正”的基层党支部。

持续规范组织生活。落实主体责任,形成责任链条,支部建设抓规范、上水平、增活力。建有《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入党宣誓仪式程序》等13项流程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过好“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开展紧扣时代主题的实地观摩、协商研讨等多元化线下活动,打造“严格规范、过程监管、示范引领、素质提升”党员管理体系。

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采用双周学习制度,建立完善干部领学、专家导学、实地教学、支部深学、线上促学五学机制,全面提升学习质效。注重教学相长,通过微党课、微电影等方式,师生互动达到互促共学的效果,切实增强了永远跟党走的政治认同。

(二)红心领航,革故鼎新,赋能教育创新力

注重字求突破。改革党建项目化运作,带动全院学生教育服务与管理各项工作,推动党业深度融合上有新突破。组织开展了打卡初心路、建功新时代”“爱架连心桥,暖心在行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打造守艺人党建品牌,成立红烛萤火志愿服务队,师生同讲党史课100人次。2025年,学生党支部“艺路星光”项目获省级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1项,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市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4年获“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2项,黄炎培省级一等奖1项。近3年,支部书记荣获“山东省首届高校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2023年被评为“淄博市优秀党员”;1名党员被评为“淄博市优秀党务工作者”,3名党员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名党员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7名党员荣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紧扣字抓创新。红色精神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融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自习套餐,丰富思政育人载体,弘扬民族时代精神。创新性开展书记有约”“点对点帮扶等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和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青春旋律 红歌飞扬”“青春心向党 共筑中国梦”“探寻非遗之美 传承技艺文化”非遗文化筑传承梦 齐鲁琴歌润青年心”“追寻红色印记 筑牢信仰之基”“校村携手强党建 同心育人助振兴“红心向党筑信仰 勤学奋进正当时”等特色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字显担当。书记领头雁,党员五带头,聚焦点单”“名单”“接单精准服务抓落实,党员先锋岗模范作用凸显。以第一思政课堂增强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国防教育凝聚强大爱国力量、安全教育聚焦高校安全领域重点难点三大主题,多层次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

(三)凝心铸魂,固本强基,汇集组织战斗力

严把意识形态阵地关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弘扬主旋律强化主阵地建设,统筹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论坛讲座、就业创业等工作,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任何传播渗透渠道。党支部统筹协调,有效汇集各部门、各类资源载体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高质量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

严把党员发展程序关根据学校党员教育培养发展工作程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创新出台《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图》,建立《党员发展常用文体规范性文本》,严格执行推优、公示、票决制度,坚决把控党员发展入口关,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质量。

严把履职作为责任关建立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细化党员职责、亮牌靠前服务。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健全党员干部量化积分考核制度,通过明确要求、量化考核,激发党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匠心助航,立德树人,激发育人思想力

坚持学生成长引领。在“红烛苗圃”一站式学生社区搭建成长驿站”“爱心驿站”“书香驿站”“梦想剧场;开展党建引领促就业 助力学生新发展”“榜样引领 争做先锋”等活动;党员走进宿舍、走进学生、走进思想,密切了师生关系,达到思想共鸣、同频共振。开通党建专栏和微信公众号专题,开展微党课20余次,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及网络微心愿留言板,匠心育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身边榜样选树。深入挖掘师生代表的先锋引领作用,通过 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孝道、社会公德等中华美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坚持研究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与党建工作总结凝练相结合,党支部立项《大美育背景下高校审美沉浸式育人实践研究》《传承与互融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研究》等课题10余项;撰写《赓续红色血脉,打造立德树人综合体》《三三五模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等案例,相继被学习强国、中共淄博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学习工作简报、大众网、齐鲁网等报道。

(五)暖心护航,守望相助,凝聚师生向心力

课堂阵地活起来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支部、青年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党员干部、教师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渗透于课程育人中,让红色故事人心。有温度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贴近师生、走向未来。学院领导干部深入班级,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共筑师生交流桥梁;中秋节学院党员领导干部走访慰问留校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党支部书记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讲党课。

实践阵地动起来组织常态化红色影片展、摄影、书画、征文等活动50余次,依托红烛领航致经典项目,先后推出有师生共同演绎,反映时代英雄人物情景剧《焦裕禄的母亲》《钱学森》《邓稼先》等,助力师生参与省、市、学院建党百年文艺展演8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在戏剧艺术体验中凝聚起成才报国的强大正能量。印象乡村支教实践团队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优秀实践团队”“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全国高校活力团(总)支部等荣誉称号。

空间阵地亮起来充分利用室内外走廊和墙体空间,以红色引擎为主题的学舍文化阵地建设,激励广大师生在宿舍区域传承文化和精神;教室区内搭建了师资蜂巢,学生天地,以风帆为笔,成为师生青春、拼搏、梦想共同追求的起航地。党支部主动与淄博张店区文化馆、淄博市傅山党委、新华书店发行党支部博山聂家峪村党支部等单位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平台,在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大学生就业等实践项目中实现价值引领。

在党组织的正确引领下,学前教育学院实现了党支部建设从学习型向成果型、从标准型向规范型,党员管理从服务型向担当型、从探究型向创新型跨越。打造立德树人综合体,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淄博职业技术大学:陈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