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三融三促 构建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15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专业实践、乡村振兴、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实践“三融三促” 劳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作背景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紧密结合黄冈市农业大市劳动教育资源和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高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劳动+专业”、“劳动+产业”、“劳动+思政”三维融合,组织开展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做法
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促技能成才
场景化教学,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在月季花海景区、瓜蒌种植基地等设立“田间课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导览讲解实践,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拍摄劳动纪实,学前教育专业设计“劳动微课堂”,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沉浸式体验,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劳动实践,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商学院与方太电商合作开展实训项目,学生实现销售额目标的同时,锻炼了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促产教共生
校地联建共赢。与英山县茶园河村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学生参与茶叶采摘、电商助农等活动,助力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年。
产业振兴共优。通过“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民大学生2300余名,学员刘幼娟返乡创立菊花全产业链企业,带动60余户农民增收;康丹深耕乡村产业调研与农业技术推广,助力家乡发展;“苹果女孩”潘群创立果园带动脱贫;“牛连长”彭栋梁推广虎杖种植助力产业振兴。以技术赋能产业振兴,形成“培养一人、致富一方”的示范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促价值引领
劳动教育规范化。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架构,开设《大学生劳动理论与实践教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黄冈地域文化》《大学美育》等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并成为全校通识必修课。施行覆盖全体学生的“劳动实践周”制度,实现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参与率100%。
劳模示范进校园。在劳动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如邀请劳模讲述“一个红薯带动一方产业”故事等,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
取得成效
技能人才辈出。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劳动技能竞赛奖项110项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8.2%,用人单位满意度96.5%。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杨愉锐独创“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引进新技术使农户每亩增收300元,面对洪涝灾害带领团队破解低洼地种植难题。
社会服务增效。依托劳动教育基地,年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次,技术帮扶覆盖黄冈市30%行政村,相关经验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双创活力迸发。学生团队设计“《滴水不漏——非开挖供水管道IH修复技术先行者》”、“农产品电商直播平台”等项目,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7项。
经验启示
精准定位,凸显职教特色是关键。把握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田间课堂”中,不同专业学生依据专业特点开展劳动实践,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凸显职业教育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特色。
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是核心。学校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乡村振兴、思政教育三维融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体系。与专业实践融合,实现技能培养与劳动素养提升结合;与乡村振兴融合,搭建服务地方经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助力乡村发展,锻炼学生能力;与思政教育融合,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贯穿劳动实践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这种融合打破了学科界限和教育环节壁垒,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技、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多方联动,资源优化整合是支撑。学校推进劳动教育时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校内,全面实施“劳动实践周”制度,将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支撑劳动教育全覆盖开展。校外,与地方企业、乡村等紧密合作,共建劳动教育基地,提供丰富实践场景。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劳动实践机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撑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榜样引领,激发内生动力是保障。广泛宣传杨愉锐等优秀黄职学子,以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内生发展动力。杨愉锐从普通职教学子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其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成为鲜活教材。学校邀请他分享成长故事,展示创新成果和社会贡献,让学生感受劳动教育价值和力量,激发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和劳动观,营造了“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良好氛围,为劳动教育深入开展注入精神动力提供保障。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三融三促”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破解了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素养”的难题,探索出一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技、以劳育美”的育人新路。以杨愉锐为代表的职教学子,正是学校“劳动教育塑造职业灵魂”的生动注脚,为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朱子正 汤城 吴镇 王钰涵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