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三维协同”打造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标杆
发布时间:2025-09-04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植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遂宁市,始建于1911年,拥有114载职教办学历史。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优秀学校、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思想铸魂、制度固基、战略领航”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见行见效,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与办学水平,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思想铸魂:掌稳办学治校“方向盘”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这一领导体制的丰富内涵,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党委统揽不包揽、校长负责不专断、班子分工不分家”的良好政治生态蔚然成风,学校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铿锵迈进。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委会、班子碰头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印发《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坚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
精准把握“三种关系”。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深刻认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辩证关系,党委是领导学校的一个集体,“党委领导”并非党委书记领导,“校长负责”是校长在党委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管理职权;党委书记与校长,书记是党委主要领导,负责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校长是行政主要领导,负责落实党委决策部署,二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校长与副校长,校长负行政总责,副校长按分工向校长负责,重大行政事项提交校长办公会集体决策。
深耕厚植“和合文化”。以“周碰头、月小结、季评估”的“三会”制度为抓手,常态化研究工作、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党委书记和校长不定期“串门”,带头打破办公室壁垒,主动沟通、深入交流;班子成员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形成“三互”良好氛围。“三会三互”共同构筑了以“共商共治、和谐奋进”为核心的川职“和合文化”,成为贯彻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坚实行动支撑。
制度固基:挂好协同运转“变速箱”
近年来,学校撬动地方政府投入近60亿元,在遂宁各县区新建了1个产学研园区、2个产教融合基地供学校“拎包入驻”。聚焦破解“制度链闭环不紧”“管理链延伸不足”两大治理难题,以决策全周期管理和治理末梢穿透为双核,锻造“三阶六环两层”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密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网络。
构建“三阶六环”制度闭环。立足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三个阶段,全面梳理排查制度不完善、更新不及时等问题10余个,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做法21条,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5000余条,打造“沟通协商”“咨询部署”“议事决策”“执行监督”“落实评估”“追责问责”六大制度板块,修订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配套制度60余项,形成了“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内部治理闭环。
打通“校院两层”治理经络。按照“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纵向打通、横向联通”的总思路,出台《校院两级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29项,纵向理顺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同时建立“一园区两基地”管委会以及管委会党支部,编制管委会、职能部门、平台公司3张权责清单,横向解决了管理服务延伸不到位等问题,切实将党委决策部署延伸至二级学院教研室、学生党支部、学生会、社团等末端组织,构建了“校院联动、齐抓共管、合融致远”的治理新生态。
战略领航:踩实事业发展“加速器”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系统谋划了“123455”发展战略,科学擘画了宏伟蓝图,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一步一个脚印加速奔跑,努力将愿景变为现实。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为之成”党建品牌,构建党委“六个过硬”政治引领、院系党总支“六个到位”组织保障、师生党支部“七个有力”战斗堡垒、党员“四个在前”先锋模范的“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入选国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2个,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各1个。创新“六以”大思政建设思路,凝练“一入二为九学会”“三全四方五平台”思政工作法,打造遂宁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品牌,获国省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以上奖项20余项,建成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
强化四轮驱动。优化专业布局。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川渝万亿级产业、遂宁千亿级和支柱产业,打造“363”专业群体系,2个专业群获批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深化教学改革。开设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23个,共建产业学院9个,近3年,师生获国省各类比赛一等奖以上奖项2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居在川高校前列。实施人才强校。引进清华北大博士后、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高层次人才30余名,建设国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各1个,培育“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四有好老师”、省优秀教师1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立项建设省级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省财政5000万元支持,牵头共建“遂宁锂电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入选教育部。
实践证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在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最强劲的“政治保障”和“制度动能”。站在百年积淀的新起点,学校将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建设“四川品牌、全国一流、世界水平的职业技术大学”既定目标阔步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川职力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唐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