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向着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发布时间:2025-08-06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8月06日 09版)
2025年2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首批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技术、农业水利工程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九曲黄河育英才,九十六载赴新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的设立,标志着水利行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实现零的突破,引领河南现代职业教育迈向新征程。
安澜兴邦 治黄育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淬炼于安澜盛世的春风里,成熟于河清海晏的华章里。春秋冬夏九十六载,这所与黄河同呼吸的学府,将万里波涛化作了新时代的育人长卷。
源起四水铭初心,烽火弦歌砺壮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的历史名校。1929年,以“治黄河、兴水利、安民生”为使命,创办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开启中国水利职业教育先河。抗战时期,学校虽辗转豫陕多地,师生始终秉持“断金攻玉、敷土奠川”的报国情怀,于颠沛流离中坚守育人使命,为民族存续播撒治水薪火。
治黄为魂育栋梁,岁岁安澜铸丰碑。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水利部接管组建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坚守着水利人才培养之路,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之父王之卓等一批严谨笃学的治学大家曾执教于此,为治黄一线培育数万英才。从黄河源头玛多到入海口利津,5464公里河道上,每一站都有学校的毕业生在坚守。
创新领航谱华章,职教标杆启新程。迈入新世纪,学校锚定“技术人才摇篮,创新服务基地”定位,率先成立中国水利职教集团,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等重大工程,形成“黄河为魂、水利为根、工程为基、育人为本”的鲜明特色。学校始终以“治黄育才”为根本,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砥柱中流 破浪前行
九曲黄河的浩荡涛声里,激荡着百年学府的铿锵步履,从办学伊始“治水兴学”的初心火种,到新时代“双高计划”的燎原之势,学校以“中流砥柱”的奋斗之姿,在申办职业本科大学的壮阔航程中,将黄河的浑厚基因化为破浪前行的磅礴力量。
锚定治水育人使命,构建职教新范式。学校以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开设6个本科专业、64个专科专业,建设国家级重点专业群10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8%,就业竞争力稳居省内同类院校榜首。
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术创新高地。学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共建14个产教融合平台,牵头成立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教集团,拥有8个高端科研平台。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服务企业超500家,成为河南省高职科技创新的标杆。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贡献中国职教新方案。校企共建4所海外大禹学院,18项教学标准获赞比亚等国家认证,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本土技术人才800余名。与28个国家58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连续2年荣膺全国高职“国际影响力50强”。
擎旗“双高”勇担使命,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学校携手“政行校企”命运共同体,牵头成立多个职教集团,打造“江河战略”职教支点。聚焦黄河生态保护,面向乡村振兴,构建农田水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中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698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2000余项。
聚力铸就金字招牌,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试验基地等荣誉。
2025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首批6个职业本科专业如璀璨星辰点亮职教银河,召唤着怀揣“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共赴这场“技能报国”的时代之约!
启航职业本科建设的新征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将紧紧围绕河南省委对学校提出的“攀高峰、建高地、树标杆、创旗舰”的办学要求,牢牢坚守技能型职业本科的办学定位,奋力打造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样板”。
(周保平 胡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