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课堂比工厂还“工厂” 毕业=上岗 贵州练就市场抢手蓝领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贵州日报》2025年7月23日

7月22日,在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学生杨阳正专注地调试着一台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金属碎屑在灯光下如微小的星辰迸溅,他稳定地操控着手柄。“入学前,我从未想过自己能亲手操作如此高精尖的设备,更不敢想象还没毕业就被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提前锁定,毕业就能上岗。”这位来自黔东南山村的孩子向记者吐露心声。

杨阳的蜕变,是贵州职业教育以硬核实训为基石,铺设“入学即就业”通道的生动缩影。

在贵州职教版图上,实训基地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简单练手,而是对标企业前沿、承载技术深度的真实战场。

贵定县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底盘实训室内,排列整齐着电池包解剖平台与整车故障诊断系统。该校汽车工程系主任介绍,中心设备与企业4S店完全同步更新,学生日常学习的内容便是真实工作场景中的核心技术。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浪潮中,贵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百智云公司启动“综合项目实训”教学活动。这场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不仅实现了学生从“信心不足”到“热血满格”的蜕变,更探索出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一方面完善硬件设施,安排教师全程驻点指导,推动课程与项目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百智云公司选派技术骨干入校,围绕“数据采集规范”“标注质量管控”等主题开展实训,并以京东真实项目为案例,手把手教授数据清洗、标注工具操作等核心技能。双轨并行之下,学生快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在“自我管理+团队协作”模式驱动下,学生状态焕然一新,实训到岗率跃升至90%。更让人欣喜的是,课余时间的实训室仍然灯火通明——学生自发组建“设备运维小组”,优化数据标注模型;开展“数据质量PK赛”,单日数据处理量提升40%;得益于通过企业导师指导,将“单兵作战”升级为“模块化流水线”,形成“采集-清洗-标注-质检”高效作业链。“以前觉得大数据高不可攀,现在能独立完成全流程任务,成就感爆棚!”一名参与学生感慨道。

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青林表示:“真实项目锤炼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职场必备的执行力与协作力,这正是产教融合‘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百智云公司负责人提出,未来将共建课程体系与实训基地,推动“教学-实训-就业”全链条贯通,让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贵州职教“硬核”的底气,源于对产业脉搏的精准把握与资源的强力汇聚。全省职校紧密对接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贵州重点布局产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硬核实训的生命力,在于与真实就业的无缝衔接。贵州职教体系深谙此道,将“企业基因”深度融入培养血脉。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共建的“数字贸易学院”,依托阿里巴巴国际站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课程体系、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贵州电商职院与中软国际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基地合作,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

这种产教的深度融合,使职校学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初到岗位,我们跟着公司的老师傅一起洗车、换胎。慢慢熟悉后,工作由简到难。面对一辆辆不同品牌类型的汽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脑海中逐渐具象化起来,专业技能也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而逐渐熟练。”已在公司实习6个月的23级汽修班学生杜伟因表现出色,生活补助从第一个月的800元,从今年2月开始上涨到每月2000元。

假期,揣着“工资”回家的杜伟,人生第一次为父母准备了礼物。

“实习过程中,对汽修行业有了更深认识,学习更多更专业的汽修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我要继续升学深造,以便将来更好地就业。”杜伟说

83025aafa40f4bfb9944729a87044be0f53618c7.webp

杜伟在实训室内为学生讲解汽修课程理论

“职校的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只是缺乏实践。我们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帮助他们提升技能,也能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校企合作让双方共赢。”贵定县中兴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兴民说,对优秀学生,公司还会给予额外奖励,并希望他们毕业后留在公司。

据最新数据,2024年贵州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人数近2.2万人。近两年高职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85%左右,平均每年为贵州十大工业产业、12个重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培养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9万余人。

政策春风持续为贵州职教实训硬实力注入澎湃动能。近年来,贵州不仅大力实施“技能贵州”行动计划,先后出台《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和《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措施》,强力推动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精密机床前的沉稳身影,到新能源电池组的严谨检测,再到代码构筑的数字世界,这些年轻工匠们以技能为通行证,自信地迈向未来。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证明,在技术创新的时代浪潮中,精湛技能是永不褪色的价值凭证, 一条技能报国、人生出彩的宽阔道路,正在黔中大地上坚实铺展——这是贵州赋予新时代“蓝领”的崭新定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