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大学生化身“生态卫士”:绿色技能进乡村,共绘绿水青山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4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群年轻“生态卫士”的脚步。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制药工程学院“阿郎卫士”绿色技能推普实践团队深入金华乡村,以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科技赋能:用数据守护碧水清流
实践团队奔赴金华市源东乡邢村、曹宅镇五塘头畈及武义大田乡等地,开展生态沟渠水质检测专项调研。队员们携带专业设备,严格按照规范在每条沟渠的上、中、下游设立监测点,采集水样并送至实验室检测。通过分析pH值、总氮、总磷等关键指标,检验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拦截作用,及时将部分农田尾水氮磷排放不达标的情况进行反馈,并建议采用先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的集成,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田间地头:绿色技能助力农耕生产
团队走进武义水碓后村,沿溪流清理垃圾、检测水质,并与村民分享环保知识,推动乡村水环境改善。主动参与田间劳作,与当地村民一同种植庄稼,从土地翻整到种子播撒,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融入农耕实践,为作物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走进田间地头的实践诠释实践队员“知行合一”的担当精神,探索出“专业技能+生态保护+社区参与”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既为“两山”理论提供了微观实践样本,彰显了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振兴实现自我价值的青春风采。
乡村走访:用脚步探寻振兴密码
在深入塔石乡、汤溪镇的多个村落开展实践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领略到不同乡村各具特色的振兴发展密码。在百善村,队员们走进郁郁葱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与村支书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到该村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黄精、岗梅等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更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提升了村民收入水平。而在越溪白鹤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过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资源活用,年轻人要学会敢想敢干!”越溪白鹤村陈书记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道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更点燃了实践队员们投身乡村建设的青春热情与使命担当。
青春誓言: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从水质检测到农耕助力,从环保宣讲到发展调研,“阿郎卫士”团队以专业为笔、实践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绿色图景。队长吴俊表示:“我们不仅要学以致用,更要让科技与生态理念扎根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环保知识进校园”“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等活动,让绿色技能在更多乡村落地生根,共绘绿水青山的时代新篇。
(通讯员:邱苗 王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