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守护大自然——“00后”大学生用科学实验解读“两山”理论


发布时间:2025-07-05 浏览量:

值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为了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孩子们心田,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阿郎卫士”绿色技能推普实践队,将一堂生动的生态课程搬进了实验室。他们通过沉浸式体验、趣味讲解、互动体验和宣讲,让200多名小学生亲身感受“两山”理论的发展成果,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图片5.png

图片1.png

净水设备解密“水的蜕变”。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走进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展示了废水处理的完整流程,详细讲解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水处理流程。小朋友们亲眼见证了污水变为清泉的过程,惊叹声此起彼伏。

图片2.png

酸碱实验解锁“水质侦探”。实践队员们巧妙设计了水质检测实验,以pH值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的酸碱性。通过试纸比色,孩子们建立了水质检测档案,记录下实验感悟,学会了如何用试纸检测身边的水质。

图片3.png

“两山”理论课堂润泽童心。实践队“阿郎匠星”宣讲团成员以互动游戏活化理论,通过“生态盲盒”抽卡问答、环保拼图竞赛等形式,用童言童语诠释“两山”理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知识宣讲环节,孩子们认识到绿色技能不仅限于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更是贯穿日常生活的行动准则。从识别污染、守护水土,到践行低碳生活,都是绿色技能的具体实践。

图片4.png

绿色技能从萌芽到扎根。“培养绿色技能,要从娃娃抓起。”实践队队长周逸芸介绍,团队结合专业优势,设计了“水土检测小专家”、“制作自然笔记”等环节,助力儿童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核。”。现场发放团队原创《绿色技能宣传手册》,图文并茂诠释绿色技能生活价值。

此次生态课堂以“探+学+做”为路径,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生态认知向行动力的转化。实践队指导教师邱苗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会。”接下来,团队还将深入乡村社区,面向广大市民群众持续开展涉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绿色技能推广科普行动,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注入青春的力量。

(通讯员:邱苗 王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