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财贸学院: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创新餐饮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2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2日10版
在我国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财贸学院积极探索餐饮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自学院东坡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入选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以来,学院以“三个聚焦”为核心举措,深入推进工作室建设,构建了人才培养新引擎,为培育高素质餐饮人才开辟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
聚焦思想引领
实施精准思政教育
实施精准思政教育是东坡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的核心使命。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工作室充分借助大数据分析的强大力量,采用线上问卷、学习平台数据监测等多样化方式,深入了解餐饮类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工作室面向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等学生开展调研,发放线上问卷12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58份,有效回收率高达96.5%。调研数据显示,78%的学生对东坡饮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65%的学生希望通过实地参观了解东坡文化的历史背景。基于翔实数据,工作室依托当地丰富的东坡文化资源,积极建立校外思政实践基地。目前,工作室已组织餐饮类专业学生4批次、700余人次前往三苏祠、苏母祠、中岩寺等地参观学习。通过这些实地参观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将东坡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个人价值观。
此外,工作室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H5页面等东坡文化类思政教育作品。这些作品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东坡饮食文化、诗词文化等内容,一经发布便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总浏览量突破1万次,点赞量超过3000次。这种创新的思政教育方式,成功地将“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互动式”“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接受思想教育,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双重成长。
聚焦素质提升
加速专业能力进阶
工作室明确了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了提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文化育人能力等,工作室开展“定制化”专题学习。邀请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开展“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辅导员工作案例撰写”等专题讲座,从理论层面为辅导员提供指导;组织“沉浸式”交流研讨活动,让辅导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工作室还积极邀请餐饮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开展行业发展趋势、职业素养提升等沙龙活动,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与行业洞察力。
目前,工作室已举办专业培训讲座15场,参与的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班级导师等达100余人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90%以上的辅导员获得了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这些专业资质的获得,不仅让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也为工作室成为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资源整合
助力多元平台搭建
工作室积极搭建多元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针对餐饮类专业学生,工作室利用班级群等线上渠道设立“心灵驿站”,方便学生随时与辅导员沟通交流。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学生都可以在“心灵驿站”中倾诉。线上平台信息总阅读量达1.8万余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这一交流渠道的认可。同时,针对学生在专业教育、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工作室还邀请餐饮类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班级导师等定期参加线下师生座谈会、茶话会20余次,参与学生达600余人次。这些活动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与信任,让辅导员能够在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中,以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方面,工作室积极邀请企业高管、人力资源专家到校开展企业讲座、职业体验日等活动,同时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体验,深入开展餐饮企业订单班培养,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发展动态。现已邀请企业代表开展讲座10余场,组织4批次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参与学生达1000余人次,签订订单班11个。这些校企合作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通过实施精准思政教育、专业能力提升和多元平台搭建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东坡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素质餐饮人才培养注入了新活力,更成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引擎。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餐饮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袁娇 杨光辉 祝书琪 傅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