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四位一体”创新激活师生运动细胞


发布时间:2025-05-29 浏览量:

22级董庭雅将爱好变成职业,从零基础“脱靶萌新”到国家二级裁判员,她的成长与蜕变,与学院教育教学密不可分。近年来,学院通过“教学-竞赛-实践-文化”四位一体的方式,创新激活师生运动细胞。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夯实育人根基

羽毛球场地上,区别于集体练习的挥拍框架,30道青春身影已在解剖每一次击球的肌肉记忆,连失误都成了可量化的进阶密码。“老师直接在课上让我进行慢动作分解,解决了我杀球缺乏‘鞭打发力’的困惑。单节课就让我获得了15+次专属纠错,每颗球都像携带了数据一样。”同样是从兴趣变成职业,获得苏州市运动会女单第一、现已担任教练的22级梁意萍同学说。

学院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工作要求,大力推行“项目化教学、小班化学习”的体育课改革模式。通过真实情境下的运动项目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协作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内驱力,小班课堂的高频互动,让教师可以即时诊断学情,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只要你想动,学校都提供”的“私人定制”体育菜单让校园处处散发着运动的热情和活力,夯实了以体育人的基础。

打造“常赛竞技”氛围,点燃拼搏激情

“除了篮球、足球等对抗性比赛,柔力球赛事一样有很强的竞技氛围。立旋、平旋、八字绕环、燕式平衡......既有个人技巧展示,还要在实战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全国柔力球校园大赛获奖团队指导老师温丙帅说。

E941A36B0B83A276AC89369BE70_9B8488A6_1F935.jpg

为形成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人人竞登场献技的氛围,让“常赛竞技”的场景在校园蔚然成风,学院陆续举办了“成大杯”校园健康活力跑挑战赛、定向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健身气功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健康活力操等多项赛事,贯穿全年,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体育锻炼和竞技平台。将运动会打造为全员参与、全年开展、全方位展示的体育盛会,精彩展示过去365天全民健身的成效,精彩展示体育道德风范建设效果。

激发教职工健康实践,开展“健康+”服务

“看似简单的健身徒步走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科学的走姿使锻炼效果更加明显了。”顾鸿炜老师在参加幸福大讲堂运动与健康系列活动之“漫步生活路 健康快乐行”中感慨道。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职工健康,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为指引,围绕“身心同治、劳逸结合”理念,将教职工“健康驿站”建站工作纳入学院2025年度党政工作要点进行部署。针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系列“健康+”服务,让教职工在忙碌育人中实现“活力续航”。

“健康+工间操”,每天10点,办公楼宇成为教职工缓解肩颈酸痛的“健身充电站”;“健康+大讲堂”,“幸福大讲堂”中不仅有健身技巧、急救技能、运动损伤、养生保健等知识普及,还有非遗运动体验;“健康+活动组”,成立11个教师运动小组,配备组长,并由专业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员。通过以上举措,让教职工练强体魄,激发校园活力,切实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体育理念落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心间。

传统文化赋能育人,凝聚健康共识

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身着传统服饰的学生们,动作舒缓流畅,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白鹤亮翅,他们出现在体育课堂上、运动会场上、国风雅集活动上......“原来吐纳之间藏着千年智慧,这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认知。每天打一套,不仅身体好了,心态也变得平和从容。”江苏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马王堆导引术集体赛第二名获得者、学院健身气功队队长徐静菲同学说。

03A1D0D384ECDAF25B4A7C628B4_56BB2F0D_167F8.jpg

077214E6A9A83F2A103D9245C20_62078A23_8736A.png

全国健身气功比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张艳的五禽戏教学因文化渗透自然、动作示范优美获得同学们称赞“形神兼备”,她在健身气功课程中增设《黄帝内经》导引术溯源、道教养生哲学等内容。而舞龙舞狮全国冠军、龙狮队主教练刘业洋将让龙狮文化、龙狮精神、民俗习惯深入师生心中。

学院以文化浸润为纽带,将健身气功、龙狮运动等非遗项目融入体育课程体系,通过文化解读、技术教学、实践应用,让传统体育焕发时代活力,推动体育精神融入校园血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非遗运动项目,蕴含着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思政价值,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体育热情,促进其体质增强与人格健全。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5年,正值国家“体重管理年”深化推进之际,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强心、以体健美的育人理念,让每一名师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健全人格,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