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提升餐饮人才培养成效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财贸学院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25-05-12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2日12版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财贸学院将地方特色文化——东坡饮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其育人潜能,精心雕琢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德技双馨的餐饮类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党建+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方向。学院党员教师踊跃投身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近2年,80余人次深度参与学生活动,精心讲授20余场团课,并创新性开展党员联系班级活动,29名党员教师与29个班级紧密结对,助力学生成长。同时,党员教师联合眉山川菜联盟中国东坡菜研发团队制定“东坡故里·东坡宴”4套菜单,6名党员教师深度参与制定10个东坡菜标准,2名党员教师申报的“东坡传统点茶技艺”等5个非遗项目成功入选眉山市东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学院积极构建育人矩阵,“‘党建+思政’模式下‘纵横融通’组织育人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成功获批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巧妙融入东坡饮食文化,借助多元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苏东坡的哲学智慧、道德准则与人文情怀;在专业课程中,教师将东坡饮食文化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在实践教学里,教师着重培育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
打造东坡饮食文化特色思政教育品牌。学院积极打造具有东坡饮食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通过举办东坡文化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东坡文化节期间,开展东坡诗词朗诵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成立东坡饮食文化研究社团,自主开展研究与实践。
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地方东坡菜非遗体验基地。学院与眉州东坡集团(以下简称“眉州东坡”)合作共建眉州东坡川菜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课程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培育川菜烹饪人才和餐饮管理精英。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共同建立地方东坡菜非遗传承实践基地。学生在基地中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东坡菜的制作工艺,深入了解东坡菜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2023年学院被四川省教育部门立项为川菜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构建东坡饮食文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收集整理东坡饮食文化相关资料,构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内容涵盖东坡菜的菜谱、东坡诗词与饮食文化的解读等,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随时随地访问资源库。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资源库中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东坡菜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资源库入选2023年四川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名单。
开发“美食地理+东坡文化”特色研学路线。学院结合眉山地理环境与东坡文化资源,开发了“美食地理+东坡文化”特色研学路线。研学路线涵盖了眉山多个景点和美食产地,串联多个特色点位,学生在研学途中,既能品尝地道东坡美食,又能深入探究东坡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深远影响。
强化文化自信与职业素养培育
开设“餐饮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专题思政课。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和非遗传承人担任专题思政课授课教师。课程内容涵盖餐饮行业发展历程、工匠精神内涵、职业道德规范等。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在餐饮行业中的价值。同时,设立模拟餐厅服务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
组织“寻味乡愁”东坡饮食文化传承实践系列活动。在美食制作比赛中,学生融合东坡饮食文化与现代烹饪技术,烹制特色东坡菜;在调研活动中,学生深入了解东坡饮食文化传承现状与困境,并积极建言献策;在东坡菜进社区活动中,让学生开展东坡美食教学,传播东坡饮食文化。
开展文化互鉴训练。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文化传播能力。教师在马来西亚等近10个国家举办东坡茶文化讲座,并出版教材,为国外学习者提供专业学习资料;烹饪教师受邀参加“中华川菜·世界品味”系列活动;学院学生在多地积极展示东坡茶文化,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喜爱。此外,学院还联合川内高校,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开展10余次东坡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并针对校内100余名留学生开展多个教学活动。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财贸学院依托“党建+思政”育人模式,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餐饮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餐饮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袁娇 杨光辉 祝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