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凝聚社会协同力


发布时间:2024-09-1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12日14版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的社会协同力,是指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能力,是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推进,教育、培训与就业统筹协调,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系统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等方面不断增强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享共生、互动发展的能力或力量。

要统筹协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合力。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要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实现高质量教育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育和培训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要紧紧依靠教育和培训。

要系统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改革。重点落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系统改革,构建完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形成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推动跨界性、异质性要素之间的联结,培育创新文化,建立跨界机制,促进要素跨界流动,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要深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效,形成多方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机制,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和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