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师评价改革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构建“一平台两融合三联动四维度”教师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4-09-0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9月5日10版

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举措。近年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标本兼治、破立并举,不断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着力构建更加健全的教师发展体系和管理评价制度,完善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及督导评价机制,探索并构建了“一平台两融合三联动四维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以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平台为依托,融合教学云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采取学校、二级学院和教研室“三级联动”督导方式,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平台评价“四维度”实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实现了教学质量评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并兼顾了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结果评价。

搭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平台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开发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平台,融合超星学习通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结果评价,创新测评系统的评价指标,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推动教师利用教学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实施课堂考勤,开展课内外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一平三端(一个基于总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和连通移动端、教室端、教学端三大端口的智慧教学系统)”功能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打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平台与教学云平台、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对教师教学数据进行实时抓取,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可视化图表和进行教师课堂教学活跃度排名,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学校智慧课堂教学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依托教学质量评价平台,构建教学督导评价观测点,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档案,强化全过程教学评价信息的采集与运用,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评价方式,建立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可持续的诊断和改进工作机制。

打造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聚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云平台教学授课全覆盖的推进、大数据技术抓取教师课堂数据和数字化评价方式的探索,教学督导部门通过学校、二级学院和教研室“三级联动”的方式分别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结果评价,从而构建“三级联动”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强化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条件保障,解决了以往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数据不够客观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作用,稳步推进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创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维度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应用到工作生活场景之中,原有的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评价需求,平台评价(课堂大数据评价)应运而生。平台评价是首次提出,主要包括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数据评价以及增值评价等,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教师在教学云平台的课堂数据进行实时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短板,有力创新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维度。通过融入“大数据”理念,及时掌握和分析教师教学质量,随时进行诊断、反馈、改进和提高。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科学制定评价标准,整合运用评价方法,深入研究评价对象,合理使用评价权重,构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然成为高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支涵盖学校各级督导、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家、部分家长代表的评价主体,既善于开展考核评价,又善于发现问题并指导改进的教学评价改革队伍。同时,通过增值评价,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多角度、多时段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引导和激励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打造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近3年,立项湖南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1个、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督导专项课题2项,发表高水平教学改革评价论文10余篇,其中《高职院校内部督导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构建探索》获湖南省教育督导与评价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15项,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获得特等奖。

目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自上而下的评价改革氛围越发浓厚,广大教师扎根一线教学的热情被全面激发,争优创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意识在教师队伍中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学校各二级学院以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和专业建设高水平发展,进一步彰显了“厚德强能、经世致用”的学校文化底蕴。

(彭宣红 王志平 熊敏 李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