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 构建校企党团班协同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5月27日08版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保险学院基于“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背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一个以校企党支部为思想引领核心、团支部为抓手、班委会为基础的党团班和谐共生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切实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有效地开展校企党团班协同育人模式,形成校企导师指导引路、学生党员和团员引领示范、班团干部为基础带动的协同育人格局,打造“三全育人”价值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一主两翼”校企党团班协同育人组织框架

“一主”指的是党支部(包含企业、教师党支部),“两翼”是团支部和班级。党支部是思想引领的核心,共青团员是坚实的助手和后备军,党带班团成为组织协同运行的基本原则。

一是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学院建立了党支部、团委、班级三级联动的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党团班育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党、团、班代表联席会议,研究探索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实现党团班协同育人的有机结合。

二是建立联络机制。扎实推进党支部委员会深入基层联系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党团班联络点全覆盖、党团班工作联络机制建立等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联合团支部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

三是开展校企党建共建。与企业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在基础党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党建共建合作,增强学院的党团组织力量,共同提升党建+业务水平和组织育人水平。

校企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营造全员育人体系

深入挖掘专业思政内容,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重构课程模块。以财富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核心,构建底层共享、中层融合、上层互选的有机组合结构。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材,实现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全覆盖。

二是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企业参与,强调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元素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聚焦行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技能,积极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课程组合模式,开展企业导师讲岗位、说职业、传授专业知识系列活动。

三是校企共建教学资源。与党支部共建企业共同开展课程建设,目前建成了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以及思政案例库等资源。

多方联动,开展党团班育人模式下的社会实践与价值观培养

一是加强社会协同,强化实践育人。加强与企业结对共建,开展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业内精英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协”共办专业技能比赛,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练兵场。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育人特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民族团结我同行,各族师生一家亲”等主题班会,以各种节日、宣传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活动中。

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打造全国重点实践团队。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亲身参与研究探索,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结合专业特色持续推进各班团支部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优化党团班协同机制,提高服务育人功能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充分运用学生会作为沟通渠道,收集学生问题清单,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建立学院与后勤、学生管理工作处的定期沟通机制,使学生的成长情况和需求得到跨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是建立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大师工作室,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投资与保险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通过全方位大力推进“一主两翼”三级联动协同育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企业实习、就业工作中表现优异,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有力支撑,让学生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保险学院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果)

    (黎秋华 邓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