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专业建设发展剪影

蓄足“芯”动能 汇聚“绍”动力


发布时间:2024-05-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5月24日08版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了建设“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目前,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已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成为省内仅有的开设集成电路专业的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大批与“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相匹配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力,三年来,学校潜心打造“芯”专业,专注“芯”建设,加速“芯”人才培育,在师资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力“芯”赛道

开启协同育人“芯”篇章

引“芯”人,育“芯”果,强化一流师资团队建设。学校坚持内培外引、聘老引新,实施常岗优酬招才进校计划,逐年递进引进成熟或高水平的产业教授和兼职教师,成功打造了一支校企混编高水平师资团队。企业兼职教师积极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出钱出力;专任教师以华为“奋斗者”精神为榜样,凝心聚力、错位攻坚、互相补位。学校采用校企“双带头人”制,负责芯片设计、封装等模块化岗位技能教学。教学科研团队每年不少于20人次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学习,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成功打造了一支校企混编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参“芯”赛,培“芯”人,加大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力度。学校贯通“芯”人才培养路径,对标市场需求,优先保障专业的招生规模。招生三年制8个班共计366人。与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区域中高职培养80人,与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培养38人。厚植“芯”人才竞赛生态,组建了“芯梦”社团,鼓励专业师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共参加各类比赛16场,承办省级专业竞赛1场、市级竞赛1场。

连“芯”企,做“芯”事,拓宽专业资源建设路径。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组建了集成电路产业学院,联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合力订单式培养人才。学校加强与相关企业在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合作,校企携手开发课程案例,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捐赠实训耗材与集成电路测试和封装等设备,共建实训基地。此外,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共同申报教科研项目,积极指导“芯梦”工作室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学校成功构建了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凸显“芯”特色

展现办学硬核“芯”实力

“芯”师创佳绩,教育科研勇争先。集成电路专业开设以来,教师团队参加全国竞赛获奖3项、省级竞赛获奖2项,出版新形态教材2本,立项省级以上课题8项,获评浙江省技术能手2人、高级技师(一级)2人、市技术能手1人、市“金蓝领”2人、市青年岗位能手1人。专业带头人入选全国工信领域技术技能大赛专家库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库。

“芯”链深融合,实践教学开新局。学校积极融入绍“芯”文化,与中芯集成、长电集成等知名企业组建了订单班7个、校外实习基地5个。学校将课堂搬进园区、搬进研究院、搬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活动10余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素养。新华网、绍兴新闻联播、《绍兴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该活动。学校立项省级及以上校企合作项目8项,共建实训基地3个,合作企业投入设备价值1.5亿余元。

展现“芯”品牌

成就创新发展“芯”成效

“芯”校树品牌,一流办学赢赞誉。目前,学校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微电子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集成电路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标准》及《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制定浙江地区牵头单位、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会员单位、人社部门数字技术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培育项目培训基地及考核站点。

“芯”才展英姿,技能大赛结硕果。近年来,学校在学科竞赛中参赛15场,获全国性奖项10项、省级奖项13项。在素养竞赛中,2022级学生陈润竹在2023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中获第四名;“晶盛班”学生郑杰在浙江省第14届青少年健美操比赛中参加了6个赛项,获得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在绍兴市第七届“大学生寝室文化节”中,作品《绍“芯”》获“我为古城代言”赛项一等奖,得到了专家及学者的高度评价。学生罗震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蓄足“芯”动能,汇聚“绍”动力。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专业建设,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学校将依托“产教学赛研创”“六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搭建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芯联盟”,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芯”动力,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卢小红 刘雪春 盛国 张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