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双高” 培养卓越康养专业人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6-27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6月27日08版
2007年,为满足国家对养老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康养专业”)应运而生。
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康养专业携着责任担当转化而成的动力,发展壮大,发展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2019年,凭借出色的办学成绩,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踏上了新的征程。
面对新目标,康养专业群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了“专业催生产业,创业促成职业”的崭新教育生态,为加快推动我国养老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产教融合
创新改革,层浪叠涌
纵览康养专业群的发展历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如同一条鲜明的动力线,一直贯穿其中,推动专业群的改革创新,不断攀登新的建设高峰。
2015年,康养专业群主动融入“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和康养产业发展需求,成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江苏经贸·九如老龄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九如学院”),双方在产教融合方面深度合作,形成“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康养服务、技术培训、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1·(3+2)·1”分阶段人才培养的“理实融合”教学联合体。双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套(中高职衔接班、现代学徒制班和普通班),依托九如城“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构建“1·(3+2)·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以在经贸校区学习为主,企业参与;第二学年,3个月项目化学习,2个月以师带徒在岗学习,按学期循环;第三学年,以“准员工”身份顶岗实习。通过3年工学交替、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相互融合,实现职业素养多重叠加,提升专业技能。
共建“双元身份、双兼互聘”引领“三教”改革的教师发展联合体。养老服务作为新兴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急需扩充。专业群组建行业专家指导团队,实施“双元身份、双兼互聘”制度,聘请江苏省产业教授1人,推进校企双向流动,组建教师发展联合体;专任教师以员工身份参与企业运营和教育培训,企业员工以教师身份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学校将教师到企业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企业将员工带教职责纳入KPI考核指标。企业教师平均完成8个在岗学习班2016课时的带教任务,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近20门,共同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6项,共同参与制定教育部门老年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标准。
共建教培研相结合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搭建企业实训工作场景,建立开放性高、技术性强的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校内共建“康养谷”实践教学基地,重点打造开放性高、技术性强的养老服务、食品营养、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4个实训中心,实现实景沉浸、实战演练的目标。
共建适合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的“岗课赛证”融合教学资源。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校企共同制定基础共享、核心分界、拓展互选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校企共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课程,完善课程资源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形成双主体开发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开发O2O一体化的在线课程,形成可推广的模块化教学资源体系。已经完成江苏省老龄办牵头、校企共同编写的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教材1套、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1套(初级、中级和高级各1套)。
共建“情境化、体验式、公益性”“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服务联合体。每年开展450余场次公益活动,服务老年人1.2万人次,锤炼学生“爱心、公益、专业、坚守”的价值观。学校作为“1+X”老年照护社会培训基地、江苏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基地,九如城作为“1+X”失智老年人照护培训、考评站和江苏省多个城市国家职业资格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双方共同搭建培训团队,为社会输入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牵头参与制定徐州等区域养老服务规划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助推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精准帮扶新疆、陕西等地的高职院校,输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帮助建设实验实训基地等。建设江苏省中小学职业体验项目——老年照护职业体验中心,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传承爱老、敬老、尊老中华传统美德的示范基地。
“融”无止境,康养专业群在产教融合领域的不懈探索与实践,驱动专业群人才培养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面育人
开拓格局,风光正好
高质量康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联系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历经8年实践,康养专业群创新构建“三为、六融合、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卓越康养人才,助力区域发展。
“三为”是以价值观教育为魂,提升学生康养专业的认同度;以技能培养为根,提升学生专业参与度;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体,提升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空间。“三为”实现了康养人才培养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有机融合及专业课程与专业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吸引了更多学生学习康养专业和从事康养职业。
“六融合”指共建“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员工、实训基地和服务载体、专业学习和真实服务、博士工作站和大师工作站及岗课赛证”融合的产教融合平台,优化实施了“1·(3+2)·1”分阶段多循环人才培养的“理实融合”教学联合体,“双元身份、双兼互聘”引领“三教”改革的教师发展联合体,“情境化、体验式、公益性”“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服务联合体。共建共享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与“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资源,有效发挥康养企业在人才培养、康养服务、技术培训、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江苏经贸·九如老龄产业学院”健康养老协作体立项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获得省现代学徒制专业监测“优秀”等次。
“数字化”指专业群与东软教育集团共建“智慧康养谷”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搭建开放共享的“一平台两中心三场景”实训基地,形成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人才培养路径。利用云计算等技术,重塑居家、社区、机构康养服务场景,对岗位素养、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数字画像,构建知识图谱,实现动态化学习路径管理。通过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共享,实时掌握居家、社区、机构康养服务状况。模拟真实居家、社区、机构康养服务场景,学生能够利用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并解决真实问题,完成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导向的一个完整教学闭环,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如今,“智慧康养谷”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形成的老年基础照护、老年康复照护等5项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在“2022年第五届中国虚拟现实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人才强校
聚力发展,积土成山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康养专业群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兴教之源,积极推进教师创新团队建设。
以爱心为主线,建设一支有温度的团队。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打造“思政+教学+服务”型专业团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团队获“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2人获评“南京慈善奖”先进个人。团队与上海福乐多公司合作,开展音乐照顾、身心机能活化训练等养老公益服务5000余场次,服务8万余人次。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和机构开展针灸、推拿等服务项目,开展社区义诊40余场。
热爱公益,建设一支有担当的团队。牵头成立江苏省养老职业教育与产业合作促进会,为养老产业和职业教育免费搭建一个“深度融合、相伴相生”共育养老服务人才的公益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各级各类养老护理员培训项目、省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教材7本、国家人社部门培训教材4本、国家民政部门培训大纲1套、培训包1个及教材3本、教育部门失智老年人“1+X”证书等。主持完成江苏省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子库项目1个,包括科学养生、中医保健等八大模块500个视频的教学资源,满足了老年人及家庭、社区、养老机构、教育机构等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功能。
以专业为核心,建设一支有深度的团队。团队现为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评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员包括江苏省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4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3名、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团队教师参与江苏省教师能力大赛、信息化能力教学大赛、微课大赛获奖10项,完成省级、厅级以上研究课题30项。
勇于坚守,建设一支有韧性的团队。团队成员立足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16年来坚守教师岗位、养老服务岗位一线,有教授、副教授、副主任技师等高级职称11人,硕士以上学位19人,其中博士9人,均拥有全国智能系统工程师、社会工作师证书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康养职业能力。牵头成立中芬养老国际联盟,促进中芬两国在康养领域的教育、科技及人才交流与合作,探索老龄化这一全球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团队杨爱萍教授带领团队发挥专业群优势,制定的ISO/IWA 40《云厨房服务指南》(Guidelines for cloud kitchen service)国际标准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提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2年5月发布;制定的食品检验检测员教学标准入选“一带一路”国家(冈比亚)标准;康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7门课程标准获得澳大利亚教育协会认可。
如今,康养专业群已建成一支“数量足、水平高、结构优”的高素质“双师型”国家团队。
未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康养专业群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推进专业群教育综合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卓越的康养人才。
(杨爱萍 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