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启程 为幸福人生奠基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全员协同、全过程覆盖、全方位渗透的美育体系


发布时间:2024-01-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1月8日08版

5cff9bfd3746fb9c21c4e40fe639d5e7_240108-08-01_b.jpg

学校老挝留学生在2023年广州铁职院迎新晚会上表演当地舞蹈

961dc386fe167722b41bce4a18c256d7_240108-08-02_b.jpg

《橘颂》参演古诗词演唱音乐会

c862c1389db539449bb95b87a611f116_240108-08-03_b.jpg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同唱响美育之夜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优先考虑个人爱好还是社会现实?填报高考志愿时,林创鑫曾面临理想和现实的纠结。他热爱书法,本想报考艺术类院校,但最终结合家人建议和就业情况,选择了就业前景更好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他原以为铁路等理工类职业院校不太重视美育,担心自己的书法特长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林创鑫没想到,开学不久,广州铁职院党委书记张竹筠就为新生上了美育第一课。辅导员发现他的书法特长后,给了他很多指导。学校更为学生们搭建了多元艺术爱好发展平台,开设了书法社团和选修课,建设了专门的书法教室。之前,林创鑫练习书法时更多地是用手机放大字帖临摹,入学后,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校的书法教室里有多媒体设备,方便我从整体布局等方面临摹米芾的《苕溪诗帖》等高清字帖。”

入读不到一个学期,林创鑫的书法技艺大幅提升,前不久斩获广东省第二届高校书法、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在林创鑫的带动影响下,他的两个室友也开始学习书法。

近年来,广州铁职院着力构建“三级联动、三专保障”大美育工作机制,研发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积极探索全员协同、全过程覆盖、全方位渗透美育。同时,学校与企业、社会机构等共建美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浸润式接受美的熏陶,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为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

全员美育师资,涵养美好心灵

“穿上/衣服/打开/包,拿出/钳子/检查/口袋(音译)。”吴静是广州铁职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美育师资培训班后,她将自己的舞蹈爱好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把铁路检查的程序与舞蹈节奏、动作相结合。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枯燥的专业知识,而是在愉悦的舞蹈节奏中,轻松掌握检查要点。

“‘美育’比‘艺术教育’更为宽广,不应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和部门的‘自留地’。”张竹筠介绍道,广州铁职院以机制变革践行大美育观,以校领导负责、多部门协同、美育教研室落实的“三级联动”新机制,将美育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在全省非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较早设立美育教研室,组织开设美育素养提升班,培训提升教师全员美育素养,发挥好聚合美育资源的桥梁作用。同时,美育教研室还帮着出谋划策,助力学校各专业提炼美育元素,“各美其美”地开展课程美育。

参加学校美育师资培训班后,广州铁职院运输物流学院教师韩荔更加注重仪容仪表与发音,在授课内容中加入更多审美元素,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感受更多美。她还结合自己的歌唱兴趣,开设了“音乐欣赏”美育选修课,很多学生争相选报。

在美育教研室的强力带动下,广州铁职院已组织了两期专业教师美育素养年度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发音教学、摄影构图、校园文化打造等,引导学校专业教师从个人仪容仪表、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板书等方面入手,把大美育理念渗透到专业学习中,让学生在美的课堂中享受美。

广州铁职院鼓励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发现美、展现美,同时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开设美育课程。三年来,20多名专业教师开设了“汽车文化”“书法鉴赏”“太极文化”“职业礼仪”等美育公共选修课。

除了“优内培”,广州铁职院还“强外引”。学校柔性引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等10余位文理兼通的专家,对学生美育素养提升进行高屋建瓴的指引。这些专家既是学有专攻的理工科领域“大家”,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广州铁职院通过邀请专家“现身说法”,诠释艺术与专业的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文理兼修,在培养精益创新工匠精神的同时提升审美素养。

多维立体教材,促进专业与美育“水乳交融”

“老师为《元日》古诗创编的乐曲,朗朗上口。我不用死记硬背,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我通过扫描教材上的二维码,还可以多维立体欣赏古诗词。”广州铁职院开发的美育必修课教材《中国诗乐二十品》,用新颖、数字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陈德源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

“美育通过陶冶高尚情操、涵养美好心灵,引导学生求真、向善、求趣、树信,为他们真善美的人生打下厚实的基石。之前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部分老师的美育教案更多是文字,美育课堂如同语文课,大部分时间在讲授创作背景等理论知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都不高。”张竹筠表示,广州铁职院多方聚智,精选20首中国古诗词作品,创新开发校本原创教材《中国诗乐二十品》。学校还组建了文学、音乐、英文、视频等编创团队,围绕“一首诗词、一段乐曲、一个故事、一组视频”,在教材中融入朗诵、演唱、舞蹈、表演、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录制成教材视频、音频,让美育课堂生动起来。

陈德源根据教材上的简谱和五线谱,与组员用古筝、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古诗。他们代表学校参加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在展演活动中,他们还创新性地将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与长笛等西洋乐器相结合,创造美的意境。

“我校教师原创11首诗词乐曲,教材视频、音频均由师生表演、录制。学生们一边学、一边演、一边录,极大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艺术创造力。”广州铁职院基础课部主任冯甫介绍道,学生可根据个性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参与其中。在这样美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参与度显著提高,还有了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机会。

此外,广州铁职院在编制美育教材时,就已注意到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引领。学校综合考虑薄弱地区的美育普及情况,邀请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定点帮扶院校的美育教师参与教材编制,根据当地校情、生情、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调整教材内容。

“咔嗒”“哐当”……广州铁职院物流运输学院学生正在细心观察不同型号列车,收集它们经过铁轨时发出的声音。在美育教研室的引导下,运输物流学院挖掘专业中蕴含的美育“因子”,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火车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声响的节奏美。

“美育并不是为了以后把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一种普及教育,让他们拥有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更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创造美,去更好地服务建设美好社会。”广州铁职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根据铁路专业特色,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蕴含的美育元素,实施课程美育,寓美育于专业知识传授中。

构筑广阔空间,增强美育熏陶

“尊敬的旅客朋友,我们现在到的是‘元日’站。作者王安石当时就在此地创作作品,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朗诵古诗《元日》……”在广州铁职院铁道运营专业课上,学生正在进行职业情景模拟。他们将专业内容与学校诗乐美育特色相结合,选取古诗创作的地点城市,开发了“诗乐旅游专列”。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有的模拟乘务员、站务员,为乘客带来朗诵、表演等节目;有的发挥美术等特长,结合诗词内容设计杯垫等文创作品……

广州铁职院要求专业课程应结合美育,根据实际开展职业情境化教学,各专业中要适度融入一位业内名人,体现心灵美;一张现场图片,体现科技美;一份教学课件,体现结构美;一段工作口令,体现语言美;一个工作指令,体现节奏美;一套工装,体现严谨美;一部作品,体现设计美。

在广州铁职院美育教研室主任李帅看来,这种结合美育的职业情境化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寻找、发现身边的美。同时,学生还作为文化使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铁道运营专业将开发的“诗乐旅游专列”设计方案共享给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加深校企美育互动。学校还多次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开展以诗乐为主的艺术交流活动,参与广州南站贵宾室礼仪宣传片的拍摄等。

“诗乐美育展演是一次美育盛宴,我们班的每个人都会上台表演。我们小组表演的是口风琴,其他小组是打鼓、朗诵等。”为了准备诗乐美育展演,广州铁职院运输物流学院学生刘梁从零开始学习口风琴,从此掌握了一门艺术特长,周末空闲就会吹奏口风琴。

“美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美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在于要以浸润式的活动持续熏陶、唤醒个体心灵意识的自觉。”张竹筠说。广州铁职院组织各班级表演节目,开展“美育之夜”“诗乐美育”展示周展演活动,力促全员接受美育熏陶。同时,为满足学生多元个性化需求,学校还开展合唱、版画、广绣、茶艺等社团项目,并邀请古琴、话剧、舞蹈、中国画等领域的专家进校举办讲座,为学生搭建丰富的艺术实践平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雄豪奔放的管乐声从广州地铁水西站传来。广州铁职院管乐队学生应邀参加地铁水西站开通仪式,演奏了《大风歌》。

近年来,广州铁职院还积极开拓校外美育新天地。学校加强社会合作,与黄建生工作室、邓兆萍时尚设计创新工作室共建美育实践基地。“黄建生工作室是一个中国画基地,汇聚了很多素描爱好者,邓兆萍则在岭南服饰上颇有建树。我们带领学生参观这些美育基地,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素养。”李帅介绍道,学校还与增城朱村街道合作,以学生参演社区节目等方式,常态化助力社区文化建设,促诗乐美育走进千家万户。

来自老挝的学生薛力龙在广州铁职院留学期间加入了学校的舞狮队。他将学到的舞狮技巧搬到了第三届“丝路华语”世界大学生国际汉语大赛的舞台上,斩获大赛一等奖。他期待学成回国后,把舞狮、茶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家乡的更多人。

广州铁职院还积极将中华美育精神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传播。学校在与老挝、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普及书法、茶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胡英芹 李帅 彭紫蓉 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