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课堂、三平台”红匠文化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3-05-31 浏览量:

培养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和创新,与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培养大国工匠有机结合,创新红匠文化教育形式,健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体系,在红色文化引导下构建了“三课堂融通、三平台协同”红匠文化育人新模式。

(一)构建新媒体红匠传播矩阵,形成宣传“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时代,指尖上的思政工作成为高校育人探索的领域。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整合校内各级各类新媒体资源,组建了集学校官微、青春河软、系部公众号、青年思考者等34个媒体账号于一体的校园红匠传播矩阵。围绕红色文化、党史学习、工匠精神等内容,设置专栏、开通微课堂,“红色家书”“大国工匠”“百团话百年,团团讲党史”等栏目在学生中反响热烈,推送红匠文化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内容1000余期,浏览量20余万次,实现了网络平台的聚合传播和同频共振。

(二)培养军事化管理学生团体,组建标杆“队伍平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按照部队的建制、军人的标准,参照民兵建设思路打造了“恒志连”军事化学生组织,制订了《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恒志连”管理办法》。“恒志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采用学生处统筹指导,各系分级管理的模式,形成由校级“恒志连”骨干和分布在各系42个“恒志班”组成学生团体,在校内树立了为广大学生做榜样引领的标杆队伍,成为学生培树品质、提高素质、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为构建红匠育人体系实现了人员保障。

(三)建设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拓展育人“研习平台”

依托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学校先后与保定军校纪念馆、狼牙山文化博物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挂牌成立校外红色育人基地20余个,每年组织3000余人次至基地研习或素质拓展。学校在革命老区阜平县石猴小学、易县娄亭小学建立帮扶基地,连续六年开展“筑梦微心愿”、“科技下乡”教学帮扶等活动,学生们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输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大学生们在红色育人基地学习革命故事,也将专业技能传递给小学生,潜移默化中红匠精神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将“红匠育人”文化元素更加深入的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深入拓展红色实践平台,深层次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依托网络宣传矩阵,多角度推进网络与思政融合,积极拓展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强化工匠精神引领和红色文化熏陶作用,让“课上课下”亮起来、“校内校外”动起来、“课内课外”活起来、“线上线下”联起来,充分发挥高校特色文化育人载体的作用。

(作者:安振山  通讯员: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