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培养“永久牌”乡村振兴人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村三”乡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探索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24 浏览量:

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2015年以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德州市委组织部牵头领导下,发挥原德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优势,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以办好德州市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班为抓手,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的新路子,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形成了德职的办学特色。

作为市政府投资的唯一一家国办高职高专学校,我们一直在思考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人才振兴。我省、我市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水平偏低,乡村振兴人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各县市基层党委、政府也采取过多种措施“引进人才”,但引进的“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根本扎不下根,成了“飞鸽牌”人才。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素质低、农民没有一技之长。缺乏乡村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无法落地生根。2015年8月,山东省委、市政府在全省启动“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我校主动担当,经市委组织部批准,依托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开办直属班,先后面向13个县市区招收七个年级,开设农村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专业。截止2020年,培养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大专学员2700多人,一批又一批农村和城市社区干部免费在德职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通过对几年来办学情况诊改发现,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原有的课程设置受学历教育条条框框的限制较多,教学内容与农村学员生产生活脱节,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教学比例太小,教学形式枯燥乏味,许多学员不愿学、听不懂、用不上。各县市区分散教育,不利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致使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理想效果。学校党委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决定突出“能力+学历”教育模式,遵循“学懂、管用”原则,在山东省开放大学课程平台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村三计划”,即:为全市每个村培养三类人,基层党建“领航员”、乡村振兴致富“领头羊”、掌握一技之长的“新农人”。 学校向市委组织部提出对德州市基层干部和乡村振兴人才集中教育的想法。2020年7月,德州市2020级509名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学员由分散教育改为集中教育。与此配套的学校采取一系列创新之举:

一、创新管理机制,抓好顶层设计。2020年8月,校党委从各部门抽调8名精干同志,组成工作专班,在校领导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扁平化管理,调动全校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工作合力。制定《2020级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实施方案》,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级部、设置班级,形成了工作专班牵头负责、级部辅导员统筹协调、班级导学跟进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开足必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全程问效。

二、创新教学资源,构建工作机制。面向全校公开遴选课程教师和导学教师,经自荐、推荐、演讲答辩、评议、考察等环节, 组成了首期教学管理服务队伍;下大气力进行教学资源的改革和重建,与省开放大学的课程有机融合,开发出一系列接地气、受学员欢迎的教育教学资源包;为弥补我校缺少涉农类专业的不足,与农科院、原农校、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济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涉农专业专家师资库,涉农博士师资近70名,为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创新教学方式,务求教学实效。一是教学方式改革。组织学员开展“破冰之旅”、“我和我的家乡”宣讲比赛、“美丽家乡”摄影作品展示、红色影片欣赏、升旗仪式等丰富多彩班级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活动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课程改革。开设《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创业项目与开发》《基层党的建设》《美丽和谐乡村规划与建设》《电子商务》等理论课,《时政小评论》《疑难问题调处现场模拟活动》等实践类教学课,到田间地头送教下乡,教学管理运行严谨规范,取得了显著教育教学实效。三是突出实践教学。组织农村学员到宁津县渤海军区教导旅党史教育基地、德州市革命烈士陵园、济南章丘三涧溪基层党建示范基地、临邑县临盘镇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齐河县胡官屯镇壮大集体经济示范基地、武城县英潮辣椒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等,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方略、社区治理举措、团队建设方法、现代生态农业、创新创业意识等。导学教师牵头跟进,课程教师全程指导,保证实践教学成效。四是引进专家师资。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市供销社、乡村振兴服务队、新湖街道等单位聘请专家教授或基层骨干开办讲座。广大基层干部和乡村振兴人才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基层管理知识,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本领。

三年来,通过积极推进“一村三计划”的实施,取得初步育人成效:一是开设课程普遍受学员欢迎和好评,学员出勤率提高了。学生评教成绩均在优秀等次。二是为发挥以点带面示范作用,从700多名在校学员中,遴选出100名乡村振兴“青苗”,按照职业和特长,分基层组织建设“领航员”、创新创业“领头雁”2个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开小灶”,重点培养和扶植,很多学员掌握了“一技之长”,涌现出许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创业典型:2016级学员、孟寺镇党委委员张小国,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知识,致富不忘乡亲,引进1.5万只樱桃谷雏鸭赊销给村里12个农户,提供饲料、传授养殖技术,使他们当年平均增收2万元。推进婚葬制度改革,腾空土地近50亩,使昝家村600余亩土地“无障碍”耕种,为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把自己的恒盛劳保用品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让利与村民,帮助省级重点贫困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贫困户每人每年分红962.5元,其他重点村贫困人口获分红共8万余元。他荣获临邑县“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临邑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7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员、齐河县经济开发区谭策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兴恩,主动作为化解基层矛盾,十年无上访,把所在村建成第一批“德州市文明村”。2017年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土地入社率达到80%以上,每亩比以前增加收入180元。2018年组织村民流转土地,成立了“齐河县翠然生态农业股份公司”,承诺“风险自己担,收益大家分”,投资200多万元,建设1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和万亩农业生态示范园,群众收益大幅增加,解决本村无法外出务工人员20余人(含两户贫困户)就业。当选齐河县第九届县政协委员、齐河县第十七届县人大代表;2019级社区工作专业学员、齐河县晏城镇永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向华,坚持把“为民服务 当好社区当家人”作为工作目标,切实提高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所在社区先后荣获山东省精神文明社区,德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德州市疫情防控先进集体,齐河县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她多次获得齐河县三八红旗手、晏城街道“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三是学校与学员的感情深了。一方面学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教师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更可贵的是,老师以真心换真情,与农村学员交朋友,师生感情深了。老师下乡送教,学员像见到亲人一样!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被山东省开放大学授予“全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工作办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目前,德州市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学员已达到1400人,我校为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成立了德州社区干部学院(筹),决心在更高层次上办好德州市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拿出最好的师资和办学力量、最好的教学设施,扩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范围,将培养培训对象扩大到乡(镇)、村两级干部、退伍军人、基层网格员、农民工、妇女创业骨干等,为我市乃至全省培养大批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工作的“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干部和乡村振兴带头人,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