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人才培养模式 ——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胡格模式”试验班


发布时间:2016-11-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常州信息

2013年,常州科教城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联合成立的“常州中德教育培训中心”在常州科教城揭牌成立。该中心与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就开展“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项目签约。德国巴符州“胡格模式”被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国内高职院校率先引入。

2014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2014级新生中随机挑选38名学生组建了第一期“胡格班”,实行“2.5+0.5”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院已招收两届共74名学生。2016年计划扩展到4个专业,7个班。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胡格模式”是借鉴德国先进职教理念,集聚中德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在双方合作探索下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年来,学院中德合作的“胡格模式”,创新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未来发展方向的职教改革道路。首届“胡格”试验班学员深受“德国师傅”的好评,“在这群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与专注!”胡格这样评价学生。女生葛冬青谈到胡格试验班这么说道:“一开始得知自己被分在胡格班,心里是抵触的,甚至曾为了转专业,称自己有大型机械恐惧症。但上了几次课之后,一下子被这个专业的魅力‘迷’住了。没想到我一个女生,竟然会爱上机床,爱上挫削工件。”“胡格模式”给予教师全新的视角,跨界的平台,让他们不忘初心,超越自我。

学生“全人格”是如何培养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上,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每个学生的出彩人生。

从一开始,“胡格模式”试验班的师生就改革的最终目标达成一致,“构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并在团队条件下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个目标明确朴素,切合实际,要求却相当高。这是一种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培养,不但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将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到课程和专业教学实践中。

“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我们所读到内容的10%,所听到内容的20%,所看到内容的30%,但是却能记住我们自己所做过事情的90%。”“胡格模式”的课堂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据“胡格模式”教师团队主任张江华介绍,试验班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三个循序渐进的项目。第一年将完全采用德方“手动冲压机”项目,基本涵盖了所有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后两年则是中德共同开发的“移动搬运机器人制造项目”、“小型机器设计与制造”项目。

无论是项目载体、课程设计、课堂组织都把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实施。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才能有利于学习者自我经验、知识体系的建构,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训指导教师黄新栋认为:“胡格教学打通了课程壁垒,一学期下来学生亲手完成实实在在的作品,成果可见,这才是‘理实一体’。”就“手动冲压机”项目,有零部件38个,涉及到加工方式4类,需要制作、检测、装配等7大步骤完成。该项目德方只提供给中方一套图纸,采用什么工艺加工,通过什么流程完成项目,这些都是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学生从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到看懂图纸明确流程,到统筹时间分步实施,再到各个细节的“精打细算”、“精雕细琢”,需要学生有计划地、有效地把控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倾听、如何沟通、如何协作等等。

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学生自主地、有计划地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用胡格教授的话说就是“能力是教不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传统课堂是如何颠覆的?

课堂的意义在于让学习有效发生,教育才会增值。在“胡格模式”试验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实质上是“阻碍学”的。教师必须终止“喋喋不休”的低效率的教学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地。

“教学”变“陪伴”。“胡格”试验班的观察员尚德强老师认为,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好的师生关系、好的同学关系、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学生的一个皱眉就可能向你传递着求助的信号,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一个咧嘴笑也许就在告诉你OK了,需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变得丰富起来,“为什么?”、“怎么做?”、“分享”、“试一试”、“非常棒!”都成了高频词。课堂上,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出镜率和发声率,让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不敢,不行的学生更要集团队之力帮助他。当然,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举手,向教师请教问题或提出异疑。“胡格”班的课堂,师生关系得到了重构,“做有情有义的人,干有声有色的事,过有滋有味的日子。”、“我希望你们阳光如初,希望你们具有探索精神,不只是学习还有生活。”这些是一堂普通的班会课上老师们给学生的寄语,只言片语间流露的是兄长般的希冀和朋友般的祝福。

“教材”变“学材”。随着课堂角色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师用来“教”学生的“教材”也变成了“胡格”试验班因材施教的“学材”,教师在框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决定“学材”的形式。学材里更多的是由一系列的问题和任务组合而成,比如工作页,就是布置工作任务并引导学生做好项目实践准备,就“手动冲压机”项目,工作页就有350多份;引导文,用于拓展专业知识面;图纸,用于制作工件等等。学材是课堂实施中的“关键线索”,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每套学材都有明确的主题。“学材”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做好教学加减法,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师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备课,反复演练,清晰地知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的任务是什么,我是第几个出场”,课堂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生活经验,“我们经常相互听课,汲取集体智慧”,任由每个教师奇思妙想。“学材”的背后凝聚了教师对学生水平的动态把控,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水平,已经成为教师课堂组织的有效载体,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

“教知识”变“教方法”。“胡格”试验班的教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让学生们“有事做”,或独立学习,或两人、四人、八人,合作学习;卡片复习法、涂鸦学习海报、小制作……学习变得具有可视性;旋转木马谈话法,则让全班每两个人之间都有可能交流碰撞;扩展小组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习行动的合作性。“游戏多、活动多”这是胡格班学生对上课的集体印象,老师们常常搜罗和“改造”各种国内外新颖的教学游戏,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数学教师林毅曾经在自己的课堂上堆起了“棉花糖塔”,让学生在18分钟内,分别用意大利面、胶条、细绳“建塔”,而最后把棉花糖顺利放置于塔顶,哪个组的塔最高哪个组就获胜。小小的游戏中,学生们齐心协力,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条件,巧妙运用力学等知识讨论出最佳方案,进行决策和不断实践,最终达成目标,类似的游戏不胜枚举。

“寓教于乐”简单的四个字,让课堂重新焕发了活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的简单,学的有效。这背后却是教师团队颠覆性的变革,混编团队带来的碰撞与磨合,教学设计反复模拟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组合与应用,一次次考验着这支年轻的教师团队。他们闪烁着智慧,累并快乐着。

学习生态是如何打造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前,教育对象在变,学生需求在变,教学改革不得不变。“胡格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驱动力的问题。

学习环境。“胡格”试验班教室采用了理论学习教室与实训场所毗邻的设计。教室告别了固定桌椅,有了可以随意组合的桌椅,学生们被分成若干人一组,每组学生围坐在课桌四周。教室里放置了多个张贴板,墙上挂有时钟,贴上了醒目的标语。“我们的教室和实训室是一体的,老师办公室和我们的教室一墙之隔,2年的学习时光都是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度过的,每天除了睡觉吃饭,我们基本上都是泡在这里的。”2015级学生李明明说。试验班配备了8名专业课老师、3名非专业课教师,对于普通班,这里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更为密切。每位教师都佩戴着手表,经常用摇铃的提醒学生“时间到了”。水彩笔、荧光笔、卡片、剪刀、吸管……这些看似只有幼儿园小朋友喜爱的东西,却是学生上课的重要学具,因为老师们常说“成人都是个子高的孩子”。

学做一体。试验班的机械制图教师靳敏认为,“现在是‘体验为王’的时代,而我们的课堂也要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体验’之中。”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他在班级中产生一名志愿者描述魔法盒内的物品,他看不到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能通过触摸感知物品,其他同学根据他的描述尽可能准确地画出3D图形,期间不许提问题。其结果,学生们画的大相径庭,借此引出“机械制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图纸是最精确的语言,是设计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试验班里,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中做、做中学,还原知识的鲜活性。基于项目学习的小组讨论、成果分享、项目竞赛、游戏活动以及实验实训,“做了再讲、讲了再做、边做边讲”,老师鼓励我们犯错误。只有在错误的修正中,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评价反馈。作为学习生态中的“重要闭环”,评价和反馈机制不可或缺。采用德国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建立服务于“全人格”培养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分别在入学前、一年后、二年后、三年后进行能力测试,将非专业能力评价纳入日常教学管理每个环节中。基于项目完成质量评价学生专业操作能力,辅以书面考试,注重学生查阅资料、手册的能力,评价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反馈机制分为课堂反馈和学期反馈。每一次课教师都留五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分小组的课堂评价,填写登记表当堂反馈或课后沟通。通过这种表格,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本次课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试验班组建后,教师团队成员每人负责3-5名学生,针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6~8个星期后,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一对一的师生交谈,反馈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提高哪里,帮助学生持续进步,过程评价和反馈每学期2~3次。

“现在我们制作一个工件的速度是普通班级学生的3倍,但我们更看重质量。”“可不要小看日常最熟悉的工具——游标卡尺,从同学们拿起尺子的动作,就知道你专业不专业,这是德国史蒂芬﹒怀特布艾希特老师第一课上就告诉同学的。”丁浩同学介绍说。对刀,数控专业术语,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老师告诉我们要垫一张白纸看误差,确保准确无误。”“有一次胡格老师来授课,下课后我们放下工具,走出教室,胡格老师把我们叫了回来。他很严肃地强调,工具的摆放,体现你的职业素养”,丁浩回忆道,“工具归工具、量具归量具,习惯体现素养。”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2014级钱伟曾经是一位腼腆害羞的男生,每次老师找谈话,他都是低着头,用“是的”、“嗯”来回答。进入胡格班一段时间之后,在校园里,你能看见他老远就和老师打招呼,还主动约老师交流上课的想法,甚至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老师课堂组织,他还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有了量身定制的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有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胡格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态。在这个良性生态下,教师团队“愈战愈勇”,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更富有创造性,学生自主自信,教学评价体系日趋完善,教学各方相辅相成。据一项针对首届胡格试验班同学毕业后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37名同学中仅2位同学表示不确定,其余35名学生均明确表示希望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在教师团队看来,一切付出也收获了相当的回报。“有这样一个平台,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找回了刚做教师时的感觉,不忘初心,有了那种强烈的使命感了,也收获了职业成就感。”这些都是老师们的肺腑之言。

如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胡格模式”试验班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不久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名学生自主设计研发了“酿酒堆料自动化系统”,突破了酿酒过程中“堆料”必须要靠人工来完成的技术瓶颈,该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并被国内著名酒厂采用。这5名学生都是来自该校第一期“胡格班”。2016年,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下的“中德合作师资培训中心”落户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