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变乡村——广科院乡村设计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04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乡村要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为了留住这份美好,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科院)建工学院的几位专业老师坚持不懈,带领学生长期深入乡村,运用专业技能开展乡村设计。在几年里,学院师生的足迹遍及粤中、东、西、北多个传统村落与乡镇。

设计下乡,助力美丽乡村

八年前,建工学院的黄鹄老师承接了粤西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的省级课题,从此拉开了建工学院师生投身乡村建设的序幕。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工学院将乡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将社会服务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将技能训练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以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设计为切入点投身乡村建设。

图1在河源龙川县与村干部和乡贤交流

设计改变乡村,育人助力振兴

乡村作为社会与生态复合的地域系统,承载传统文明,孕育社会经济发展潜能,具有多维度的价值内涵。要设计好乡村,必须先读懂乡村。乡村调研的过程,需要以步履去亲身体验。每个学期及寒暑假,学院师生都要奔赴乡村,调研、测绘、采集数据。

图2 在学院设计工作室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

在农村,学院师生们与村干部交流、同村民聊天、跟工匠师傅学习施工技艺。回到学校,老师们把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设计工作。经过一届届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十几个乡村设计成果相继完成。

图3 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灵江村迁建小区总体设计

图4四会市龙甫镇营脚庙咀村整体更新设计

笔画之间,融入党建思政

在参与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学院不忘开展党建工作,探访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烈。运用专业技能,为老区的乡村建设提出符合其资源特点与发展条件的规划方案。

比如在吴川丰田村,团队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设计革命老区纪念园。以梅花象征坚贞不屈、不畏苦寒的革命精神。曲廊隐喻革命道路曲折艰辛,幸福不易。纪念墙以坚硬的混凝土隐喻革命意志,以绿色生态墙隐喻幸福生活。矗立红色雕塑的纪念广场,背靠村庄面朝田野,隐喻革命依靠人民,美好生活依靠奋斗。

图5吴川丰田村革命老区纪念园曲廊

在大岭脚村文化公园设计中,挖掘传统文化,以“德”和“孝”美德为主题营建园林。在庙咀村的村落更新设计中,融入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植入激活乡村动力的新功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将文化与传统融入设计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领和启发爱国教育。同时,让村民和外来参观者,在享受环境,欣赏田园风光的时候,自发地心怀感激,知道敬畏,懂得珍惜。

持以恒心恒力,留住乡愁

八年来,学院师生的脚步遍及粤中、粤西、粤北和粤东地区,团队作品开始在各地生根落地。师生一道走近乡村,挖掘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体会乡情,了解乡村实际需求。通过发挥专业特长,融合教学育人与乡村振兴,以设计成果改变乡村面貌,以乡村实践促才培育。

我们深知,乡村建设的道路不可一步跨越,亦非仅凭寥寥图纸实行,便可拨云见日,而需以日计,以年计,加以恒心,不断努力向前。相信建工学院的设计,终能让乡村更美好,让乡愁长久驻留。

撰稿:洪翊慧、李鹏、李艳、周叙、麦伟仪

摄影:王梓琳

通讯员:孔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