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善用大思政 讲好“五堂课”


发布时间:2022-12-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7日12版

近年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现实、走进社会,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消化”书本、检验真理,以丰富多彩的“行走课堂”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植根广袤原野的“田间课堂”

三河交汇、四季分明的渭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是西北地区条件优越的农业生态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农林科技学院畜牧专业学生,深入对口帮扶点大荔县南黄村和富平刘集镇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利用所学知识,实施“科技助农”。蔬菜大棚里、田间地头上,处处显现出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裕、农村更宜居的繁荣景象。思政教师现场讲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内容以及启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落后乡村到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伟大飞跃的认知认同,鼓励学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创业,服务美丽家乡建设。

从2019年起,学校连续三年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提高教科研水平。使全校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理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重要意义,立志成为渭南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沉浸赓续血脉的“红色课堂”

渭南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保留着共产党人为真理英勇奋斗的足迹。

学校创新活用本土红色资源,彰显地域特色,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将之转化为思政课“行走课堂”的“活教材”。参观渭华起义旧址、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举办“永远跟党走”渭南红色故事演讲大赛、“品读红色经典,共庆百年华诞”主题读书活动,着力讲好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让青年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2021年,学校与富平干部学院、渭华干部学院、渭南市博物馆、韩城司马迁祠和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组织团学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现场教学30余场,沉浸式、体验式的“行走课堂”得到学生热烈响应。

学校发挥师资优势,聚焦本土红色资源建设,加大红色文化研究阐释,用研究成果反哺思政教育。依托“青马工程”实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励志三部曲”研究项目,推出公选课“火炬照亮北方”“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和家风”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打造志愿服务的“爱心课堂”

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开门办思政课、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现有注册学生志愿者4000余名,依托志愿服务站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探索将思政元素注入专业课程资源,护理专业学生走进老年公寓开展养老关爱活动,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走进社区为居民讲授汽车保养知识和技巧,声乐专业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艺表演和义务培训,食品检测专业学生为市民义务检测蔬菜农药残留、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志愿服务,为青年学生发展赋能,一方面强化专业知识应用,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弘扬德技并修的“匠心课堂”

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要求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学校建立融职业性、专业性、人文性为一体的“行走课堂”,把思政课教学阵地延伸到社会大生产、大劳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产劳动过程,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过硬技能,涵养工匠精神。

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为中医专业学生讲授《坚定文化自信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章节时,讲述了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研制中药抗疫汤剂“渭水避瘟汤”的具体做法,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赴本地制药企业,紧扣思政课教学内容,探究中医药的健康智慧,现场讲授屠呦呦与青蒿素、中医抗疫的生动案例,揭示中医药从传承精华到守正创新,“中国处方”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验感。

厚植工匠精神育人体系,确保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形成育人共同体,激发学生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内驱力,鼓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创建数字赋能的“网络课堂”

新时代要求思政课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学校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编撰制作本土文化音频读物《诗咏渭南三百首》,原创“校史中的红色故事”舞台剧《二师星火》《献身革命的红色校长——王授金》等,实现理论吸引力的有效延伸。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根据毛概课的逻辑脉络,以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干,精心录制系列专题片,向建党百年献礼。《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从何而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14期讲座,辅助青年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更便于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成为立德树人新途径。

在挖掘整理本土历史资源基础上,精心制作大学生红色有声读物《革命先辈的故事》,被“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收录,总播放量近30万次。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