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政校协同”乡土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09-0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学习与研究》2022年第8期

近年来,针对乡土人才选育“一头热”、培养“两张皮”、成长“天花板”、环境“留不住”等突出问题,湖北省襄阳市先后出台一系列培养本地乡土人才文件,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形成“政校协同、选育用香”乡土人才培养模式,即“政府主导定政策、学校主责抓培养、社会助力造氛围”机制下的以“选、育、用、香”为路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发展带头人、逐梦田园新农人、农业技术推广人、乡村健康守护人、乡村教育守望人、乡村非遗传承人,为襄阳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一、建立“摸举赛考”选拔机制,把乡土人才“选“出来

乡土人才涉及面广、类别较多.能否将他们发据出来是关键。襄阳市先后出台数十个文件,建立乡土人才动态管理数据降,全面建档立卡,把乡土人才“聚”起来。一是组织摸。基层组织以各个行政区域为坐标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拉网式排查,逐级走访,层层发据,弄清家底,“摸”清乡土后备人才储量。二是协会举。依托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对高技能人才、农村种养殖大户、非遗传承人等信息进行分类调查汇总,“举”荐优秀乡土人才。三是社会赛。打造集“赛展会演”于一体的乡土人才职业展示舞台,通过举办“汉江创客英雄汇”活动、汉江流域技能大赛、“襄十精神”城市群创业创新大赛等,“赛”出乡土人才。四是院校考。由组织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生源,高职院校单独组织考试,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人才培养项目;“政府+高职院校+考生”签署三方协议,实施“政府买单、学校培养、定向就业”的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导游等人才培养项目。

二、实施“贯分共长”培养机制,把乡土人才“育“出来

一是贯穿全程。首先,培育“三农”意识。加强国家“三农”政策宣传,推动学生认识乡村、了解乡村、服务乡村;通过课程思政、基层党组织共建、文明创建共推、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培育爱衣、支农、兴农的情感和责任。其次,明确职业理想。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统筹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生程规划的设计,将岗位核心素质、主要能力、关键技能等标准融入培养过程。再次,坚定服务信念。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进千村、千名教师进千企以及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到乡村进行实践调研,带领学生零距离感受新时代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更加愿意融入农村、热爱农村。二是分类培养。实施“一类一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形成“多学期+分段式+模块化+专题化”旺出淡归的“一村多名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一贯、二段、三阶”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订单式”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4523”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三是共育人才。首先,共建平台。政校协同,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农技小院+创客空间”平台体系。依托“沃野星创”国家星创天地等各类创客空间,培育乡土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具有“农技服务+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功能的“农技小院”,打通育人与社会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荣获三张国牌的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实施“一县一品一园”工程,搭建涉农项目孵化平台。其次.共同组织。先后成立农业、卫生、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全科医生、小学教育、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组建“1+N”双师型师资团队;共同营造多元参与的爱农、知农、兴农的文化氛围。再次,共同评价。建立由校内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及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多视角地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构建以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主要评价标准体系;采用应用观察、交流、记录、考试、考察等多种评价方法,开展全方位评价。四是长在乡土。首先,入校打基础。补齐知识结构的短板,以“能力本位、阶梯提升”为理念,对接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生的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接“三农”政策和“三农”问题,设计学生“一懂两爱”公共通识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课程模块。其次,参访长见识。通过“专家带队+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组织到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乡土人才培养基地,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行业进步新理念、科技应用新手段,长见识、开眼界。再次,驻点练本事。将“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实施现场教学环节,根据类别把课堂搬到“前沿阵地”,由“土专家”和“田秀才”带着学,通过专家讲解、实地指导、个案分析、情景模拟等手段在驻点练本事。最后,学成干事业。采用“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带着任务、带着项目在干事创业中长本事。学校通过农民社区学院、田间课堂、农技小院将知识送到乡村、送到基层、送到田间,通过“农业110”平台、云平台,得到专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农业科技人员及时指导。

三、运行“带拉驱联”动力机制,把乡土人才“用”起来

一是典型带动。通过结对培养、以师带徒等方式。切实把掌握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传授给乡土人才: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技艺传承载体,让更多名师带徒,传道授业、帮难解惑;开展能人带动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让乡土人才成长身边有榜样。前进有目标。二是产业拉动。实施“乡土人才+特色产业”工程,引导乡土人才强化产业意识,打造特色产业。实施“乡土人才+龙头企业“工程,鼓励引导能人大户带头创办公司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带强乡土产业发展。实施“乡土人才+创业富民”工程。鼓励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经济实体,形成“拉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农村、培育一批新人”的集群发展效应。三是创新职动。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提高项目科技含量,与乡土人才联合技术攻关;实施“乡土人才+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科技推广模式,实现“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乡”的能鱼效应。由学校与乡土人才共同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围绕聚阳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填补新型产业科技空白点。四是多方联动。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上下互通的乡土人才网络,每年集中开展一次乡土人才大调查、大携底、大评比;建立乡土人才之间常态沟通机制,加强日常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校友会。整合校友资源,扩大校友影响力,实现联合发展。

四、创新“转搭优章”激励机制,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一是转观念。各方转变“高学历、高职称是人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观念。形成了“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新理念,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去排查摸底,摘下“有色眼镜”,练就识才慧眼成为乡土人才的“伯乐”。二是指搭平台。创立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作为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实施“平台孵化”;对接创新产业联盟,利用院士资源与国家级学会共同实施“联盟孵化”;对接科技企业培育产业链,实施“产业孵化”。三是优扶持。对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给予贷款等扶持;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对优秀乡土人才予以项目支持;明确针对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入学即上岗”的待遇,并实行边远地区补贴。四是享荣誉。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将优秀的乡土人才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人选:创新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放宽学历,资历和论文要求;把乡土人才纳入襄阳杰出人才、襄阳优秀人才、市政府律贴范畴;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模式实施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乡村实用人才。先后培养农民大学生6300人,覆盖到全域76个乡镇2315个行政村,培调新型职业农民87000多人,乡村医生632余名。乡村教师825名。创办各类经济体7200家,带动30多万名农民就业创业,带领56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新增农业产值30多亿元。为襄阳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培养的乡土人才中,朝传国是一个优秀代表,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产业领头人,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尹为成为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北省十佳职业农民、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雨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张于学成为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经济建设精英人物,等等。这一经验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在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推进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会等各类学术论坛上进行交流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