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江苏大地 培育“德文技创”商贸人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苏商文化精神培养新时代商贸人才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18日06版

树有根,方能生发;水有源,方能奔涌。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校70年来,始终坚持扎根江苏大地办学育人,积极引入苏商文化源头活水,将绵延百年的“爱国尚德、稳健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睿智敏行、诚信经营、祟文惠民”的苏商文化精神进行时代升华,构建极具地域和行业文化特色的“崇德 尚文 强技 创新”新时代商贸人才培养体系,锤炼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商贸人才。

学校创新性地将文化的传承弘扬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新时代职业院校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学习与借鉴。

应局:

直面问题 精心梳理

问题是创新的起始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学校直面校园文化特色不鲜明,文化育人工作缺乏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传统礼仪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不紧密,文化育人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契合度不够、与专业建设融合度不高等问题,精心梳理问题清单,对苏商文化进行溯源与淬炼,积极探索苏商文化精神和新时代育人要求合铸融通的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

破局:

凝聚合力 精准施策

发现问题,就要一个个破解问题。“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协同各方力量资源,形成稳定、持久的教育教学资源。由此,学校经过缜密调研,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出实招、见实效,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构建“六个一”文化育人载体,解决校园文化特色不鲜明、文化育人工作缺乏引领的问题。

学校顶层设计,在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要求在办学和育人过程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经贸特色文化。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苏商大讲堂、优秀创业校友联盟、“千与千寻”创新实践市场等文化育人平台,建设苏商文化广场、苏商文化展览馆、苏商文化长廊、博雅学社、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坊、经贸女生学堂“一场一馆一廊一社一坊一堂”的“六个一”文化育人载体,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文化建设有目标、有方案、有路径,文化育人有方向、有举措、有保障。

——多维发力创新文化育人模式,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传统礼仪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创新构建以“崇德”为根本的“三引领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爱国尚德”是苏商文化精神之魂,这也正是学校培养新时代商贸人才的核心,学校坚持树人先树德,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文化引领;将苏商爱国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惠民精神融入价值观教育、诚信精神融入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同时,将苏商“爱国、惠民、诚信”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模块,“崇文、睿智”精神融入博雅课程模块,“敏行、务实”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模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精神融入拓展课程模块,构建契合行业发展要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改造校本课程、开发立体化教材、建设数字教学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课程思政“金课堂”大赛,提升教师职教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营造教育教学新生态。

创新构建以“尚文”为核心的“两重构两打造”文化知识教育体系。重构融入苏商“崇文、睿智”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以“知识学习、思维训练、人格塑造”为核心要素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堂、“文化+专业”好课堂、苏商大课堂,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打造“苏商主题”校园文化景观,将学校办学历史、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体现人文素养的文字和图标嵌入校园教学楼等景观地标,将文化育人元素融入校园自然环境,培养具备苏商品格特征的商贸人才。此外,开设劳动教育课堂、素质拓展教育课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打造网络课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创建企业课堂,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核心职业素养。构建社会实践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锻炼和提升综合素养。

在新时代商贸人才培养上,学校始终坚持德技辉映成就精彩人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熔于一炉,大大提升了商贸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以“强技”为目标的“三融通三培育”实践教育体系。融入苏商“敏行、务实”精神,实施课程与岗位、课程与证书、课程与竞赛“三融通”实践教学改革,课程与证书、岗位实践与竞赛学分等实现互认互换;发挥学校省级大学科技园、劳动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育人平台作用,培育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适应财经商贸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构建以“创新”为特色的“三增强四训练”创新教育体系。融入苏商“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精神,依托校内创业模拟市场、创业项目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省级大学科技园,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实操、模拟、仿真、竞赛形式的课堂训练、沙盘训练、线上训练、实战训练,培养财经商贸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由社会实践、岗位实践、技能实践等构成的“双创”服务实践体系,设置集“教、学、训、赛、创”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学分,通过学分转换办法,将创新创业服务实践纳入博雅全人教育全过程。充分对接产业文化,建立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双促进”机制,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将苏商文化元素和苏商思想精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商业人才。

——产学合作打造文化建设成果,解决文化育人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契合度不够、与专业建设融合度不高的问题。

学校与南京金箔集团共建“金箔产品研发工作室”,与南京云锦传人郭俊团队共建“神帛堂”云锦艺术工作坊,工作坊下设云锦意匠设计工作室、云锦织造工作室、挑花工作室、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作室、生产车间、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校内外实训与研发基地。工作坊的研发项目“旗袍”系列文创产品、云锦装饰画“河蟹(和谐)”系列产品已在企业规模生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多件作品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2017年,校企共建“神帛堂”云锦工艺传承创新工作坊荣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实践工作坊特等奖。2018年,“神帛堂”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神帛堂”工作坊项目入选全国20个高职院校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展优秀案例。

政行校企合作共同成立了“非遗文化传承与研发中心”,引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校企合力打造“实践教学工作室+传统项目+创新项目”的非遗项目孵化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生产实训项目为抓手,开展工作室制“双主体”项目化教学。以项目带动教学,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中国云锦传统工艺、现代创新理念与科技有机结合。工作坊对接职业岗位,构建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和国际化的“一制三化”工作室制。通过定期组织师生进厂观摩学习,设置非遗文化相关通识类课程,让大学生了解非遗、热爱云锦,树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建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咨询和社会培训,缩短课堂到工厂、学校到企业、校园到职场的文化距离,构建了高职院校“非遗活态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机制。

此外,成立由“非遗传承人+资深教授+行业能工巧匠+青年教师+在校学生”组成的项目产品研发团队,开展文创产品研发、开发特色云锦网店、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1000平方米非遗创新作品展示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觉等在线方式建设“郭俊云锦”互联网云平台,为实现非遗文创作品转化为产品、产品转化为商品搭建良好平台。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形成一条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

解题:

树立“名牌” 锤炼品质

一项项改革,辨证施治;一次次创新,硕果喜人。

经过不断的创新、锤炼、实践、再创新,现如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苏商文化精神培养新时代商贸人才的“名牌效应”凸显。

近年来,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对口率逐年提升,涌现出一批创业先进典型和创业成功校友。学生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累计获得国家奖项32项,其中一等奖13项,省级奖项一等奖34项。

学校牵头建设“一带一路”贸易文化传承与创新等3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制定“连锁经营管理”和“移动商务”两个专业的建设标准和实践教学标准,为中国贸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教育教学平台,为全国商科专业贸易文化、商务素质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共享资源平台。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育人案例多次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学校入选教育部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透过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苏商文化精神培养新时代商贸人才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到学校创新与务实所迸发出的无穷活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商贸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王志凤 卢冠明 王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