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背景下“建筑类”专业集群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建设思路


发布时间:2021-10-11 浏览量: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双高计划”建设进程中,如何保证专业群的建设水平高、有特色,质量优、有内涵,是“双高”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双高”院校不仅要深刻理解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也要找准专业群发展定位和方位;不仅要及时疏解改革发展面临的困境,也要不断探索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有效策略,为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为地方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的哈尔滨技术专门学校,是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建筑类职业技术学校,目前也是我省唯一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2019年底,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设单位名单,其中“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进入“双高计划”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A档名单。继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后,学院又跨入了“双高”建设的快车道。

学院紧密对接建筑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面向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成功构筑了围绕建筑产业链的专业链,基本形成了适应行业发展的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群、市政工程技术类专业群、建筑设计类专业群、建筑设备类专业群及工程管理类专业群的“建筑类专业集群”,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高度融合,通过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改善,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建筑类”专业集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总书记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学院,如何引领改革、支撑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在办学水平、产教融合、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建设行业转型升级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机遇和挑战

建筑业作为GDP和就业贡献巨大的支柱产业,人才需求旺盛。自2009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在6.5%以上。在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多次提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1.“十四五”期间,预计基建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中,“十四五”规划“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部分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拓展投资空间,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短板;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部分指出,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物流等基础设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部分指出,要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也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势必有大量基建重大工程落地开工,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作为每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先行会议,2020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进一步为基建增长定好基调。基建投资平稳增长,为轨交、铁路、市政等建筑企业带来更多订单,促进建筑企业业绩稳定增长。

2.装配式仍是“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9年我国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渗透率为13.4%,从相关部门规划文件来看,2020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要求达到15%,而2025年要达到30%,“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巨大。政策补贴驱动、装配式渗透率强制要求,叠加装配式建筑自身优势:环境亲和,人工率低,装配式建筑在“十四五”期间将有巨大成长空间,同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3.BIM技术提升全产业链管理效率,装配式提供加速发展契机。“十四五”期间,建筑信息化迎来重大发展契机:装配式为建筑信息化赋能,重新链接生命周期各个环节。装配式是一种工业化生产形式,建筑构件通过工厂的加工制造后运往工地装配安装。装配式建筑使得建 造流程发生变化,构件的转移生产引起数据的刚性需求,BIM技术的重要作用凸显。装配式建筑属于建筑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工业化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的赋能,在推行装配式的同时,国家也在推进建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与装配式的协调发展。同时,建筑信息化的实现,是智慧城市的实现基础。可以预见,建筑信息化作为与装配式建筑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十四五”期间将迎来重大进展。

(三)龙江“六个强省”战略为学院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持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优化公路网布局,建成哈尔滨都市圈环线公路,打造沿边高等级公路走廊。加强城市“三供三治”建设,搞好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三桥一岛”建设,提高哈欧、哈俄班列和中俄韩“哈绥符釜”陆海联运效率和效益。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列为重大工程项目。项目的实施,为我省建设行业重大发展提供契机。因此,如何培养一大批建设行业亟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支撑我省建设行业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基于人才品质培养的“建筑类”专业集群建设思路

国家“双高计划”的目标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集群建设升级必须以新理念、新定位、新举措,高标准地把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在先行先试中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教育的新路子。契合建设行业转型升级,服务龙江经济发展,以“对接、同步、共享、辐射”为目标,发挥专业集群集聚效应,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一)产教融合,搭建“双主体”育人平台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创新“双主体、三融合、五坚持、五维度”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理念,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课程体系与国际标准、职业标准和技能等级证书融合,课程建设与四新技术融合;坚持立德树人、精技育人、以文化人、强体锻人、以劳塑人,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方位培育学生的道德高度、技能深度、文化厚度、人生长度、生命强度。

(二)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靶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学院主导的“成长教育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共享型课程体系基础上,“建筑类”专业集群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炼专业群培养人才的共性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构建“行动导向、能力递进、课训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步嵌入“课程思政”,融合“1+X”内容等,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群对高技能专门人才所必备的通用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行业或岗位群通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基础。

(三)匹配人才培养需求,建设跨界融合教学工厂

学院“建筑类”专业集群引入市面上最新的设备仪器,搭建最前沿的教学实训平台,以此丰富学生对于工厂环境的直观认识。先后建成装配式工法楼、装配式建筑一站式体验馆、实体建筑模型教学工厂、路桥教学工厂、水处理实训基地、智慧安防实训基地等教学工厂。学生通过产线实习,直接进入车间实操,用最新的平台解决最前沿的问题,既解决学生实践不落地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用人不匹配的问题。

(四)拓宽领域、精心服务,提升专业集群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搭建黑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建设BIM协同创新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基地、新技术协同孵化基地;成立“智能制造”海尔学院、“智慧网络”锐捷学院、“林达”现代服务学院,引进优质的政、产、学、研社会资源,搭建建筑施工、高新材料、市政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中国建筑产业,全面提升学院“建筑类”专业集群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是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基石,“以群建院、以群强院”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办学实际,坚持“以群强院、按群管理、因群建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树立“群”的意识、凸显“群”的优势、确保“群”的效果,切实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龙建院方案”。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