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评价改革,激发教师职业发展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1-05-06 浏览量: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发展需求为基础,以优化机制为先导,以信息化为手段,营造激励文化,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分类分层的教师评价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服务教师职业发展。   

一、聚焦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优化教师评价机制

唐工院结合发展历史和办学定位,聚焦职业教育发展时代要求,将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双高计划”、提质培优等国家重大改革项目融入教师评价,优化教师评价机制,使教师评价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

完善教师评价标准体系,确保评价有“标”可依。学院在国家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师德师风为首要要求,聚焦“双师型”教师发展要求,制定《教师发展标准》《师德师风建设标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横向课题经费管理办法》《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等系列制度,从师德师风、教师育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教师评价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认定”教师身份 ,确保评价目标明确。学院按照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学院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加管理、专职辅导员四种类型。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等5个维度,师德规范、爱心育人、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等14个要素,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等28个观测(诊断点)入手,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使每种类型分级确立各自的年度任务目标。

建立 “三级”教师评价组织,确保评价公平公正。按照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达成度,构建“教研室—系(院)—学院”三级教师评价组织,规定每级评价权重,每年度开展教师评价。建立教师申诉委员会,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优化教师评价手段

“唐工E厅”打通评价数据孤岛。学院以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等业务系统为底层,对照教师评价指标进行模块化改造,建成一站式服务的“唐工E厅”,形成数据模块98个,破解用于教师评价的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双平台”评价促进对标诊改。学院依托“大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平台”和“目标任务绩效平台”, 监测全院教师的各项工作进展状态,提示预警各自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加权公式,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教师个人画像和排名,教师个人、相关部门可随时查看各自的分项与综合排名,逐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突出评价结果运用,营造激励文化

学院统筹资源配置,以绩效奖励、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为抓手,在破除“五唯”的原则下,增加项目建设绩效评价,提倡模范示范,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双15”激励机制。对标目标管理和考核扁平化要求,突出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学院将项目建设目标达成度与绩效工资挂钩,将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纳入职称评聘中,占15%的比例,以项目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赋分,激发教师高质量建设项目的热情;将项目建设目标达成度与绩效工资挂钩,15%绩效纳入项目奖励,按照校评、省评结果进行绩效奖励,提高项目建设教师收入水平。

“模范”选拔机制。对照学院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将评价结果运用到评优评价中。选树“唐工榜样”评选“教学之星”“敬业之星”“育人之星”“服务之星”,引导广大教师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树立新时代楷模,以“唐工榜样”为航标,对标争先,潜心育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推进学院的内涵发展。

四、教师评价改革作用凸显,学院办学质量逐步提升

随着学院教师评价改革的深入,其公平性、客观性、科学性作用逐渐凸显,激励文化的营造,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促进学院在国家重大改革项目建设、教师整体水平、课堂质量建设等方面的持续提升。

全面完成项目建设省级年度绩效考核。在河北省行动计划和双高计划年度评价中,学院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年度绩效报告25个、凝练典型案例25个。评价结果显示学院多个项目排在省内同类项目前列,其中河北省高水平院校项目省内排名第3。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入选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2个案例入选了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秀案例。

高质量开展课程、课堂建设。通过激励教师打造“金课堂”,学院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3个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立项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项目;学院教学满意度达到98%以上; 12门课程成功入围河北省第二届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