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惠民政策发挥更大效用?


发布时间:2012-02-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了解并不多——
如何让惠民政策发挥更大效用?
 
 
 

■广西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 杨和能 韦建群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它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在较短时间实现脱贫致富,起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我们对学校2011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虽然这些年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宣传渠道也是多种多样,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等政策。但在问到“你对国家助学金政策了解情况的程度”这个问题时,学生回答“了解较多”的只有8人、“了解一点”的有102人、“不了解”的有6人。

如何充分发挥国家惠民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教育公平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拓宽宣传工作思路。虽然各地对相关资助政策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但是许多宣传仅仅停留在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层面上,而对于资助政策本身的解读往往是一句话带过,此外宣传工作还有许多被遗忘的角落,导致这项惠民政策取得的社会效益打了折扣。如果在初中学校对毕业班学生及家长开展相关资助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工作,对于扩大相关资助政策的影响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建立有学生家长参加的助学金监督管理制度。让学生家长参与监督管理,这样使得学生家长深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内容、资助资金的用途,打消学生家长疑惑。通过家长参与监督管理,带动整个社会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关注,推进资助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资助良性循环,实现资助金效益最大化。

第三,提高资助金资助额度,实现资助的全覆盖。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也随之攀升,从而使得本来有意送子女就读的家长望而却步。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努力实现资助全覆盖的前提下,提高资助金的资助额度,以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从而带动学生家庭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

第四,建立资助对象的资助有效评价机制,实现资助金资助效益最大化。作为监督管理资助金最后一道关的学校,要连同上级主管部门一起,认真研究资助金效益最大化问题,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真正把有限的资助金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