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职院张慧波: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发布时间:2015-06-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也应该是所有高职院校发展的努力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既给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机遇,也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实力,不断办出“中国特色”,在特色的基础上达到“世界水平”,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众多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国家首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持续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取得了突出成效。

中国职教的品牌被“一带一路”国家所认可

    作为商务部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以来先后承办了44期发展中国家港口管理、汽车产业、职业教育管理等研修班,已经累计对缅甸、泰国、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埃及等1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近1000名产业界官员、职业教育官员和教师进行了培训。由中国职教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典型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院校长组成的讲师团,向各国学员展示了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成就。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较好的国际反响。来自塞内加尔教育部的官员说:“希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访问亚太地区和非洲国家,更好地了解当地院校的办学情况和经济发展需求,讨论合作事宜。合作领域可包括经贸发展、师资培训、设备设施、校企合作等等。”2012年,喀麦隆杜阿拉大学朱尔斯·阿苏穆博士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上指出,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国际职业教育改革交流当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中国职教的品牌魅力正通过援外培训逐渐彰显。

中国制造的品质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更深入人心

    高职援外培训紧紧围绕地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将培训项目逐步从职教领域拓展至汽车、设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战略。参访中国企业、实地感受中国制造的品质和魅力,是援外培训的常设课程;“以培训带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兴发展”,已成为援外培训水到渠成的“课外成果”。各国学员多次参访中国海天集团、中国亚龙科技集团、中国吉利汽车、浙江宁波港、上海洋山港、辽宁营口港、山东日照港、青岛港等著名企业和港口,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地区港口的发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中国制造”的日益强大引起各国学员的极大关注,中国港口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学员的学习热情。部分学员当场表示,回国后要积极推动本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引进中国的生产设备和产品;96.5%的学员认为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对自己的工作帮助极大,并希望在各自的国家加以实践,也希望能有机会与相关城市开展经济合作。在援外受训学员的推动下,20116月宁波市政府率团访问墨西哥,进一步开拓与墨西哥的经贸、教育合作,并与墨西哥杜兰戈理工大学和杜兰戈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为当地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推动两地企业增进交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中进一步提升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认同和理解是援外培训的重要使命之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参加援外研修班学员特别开设了“中国历史”“中国的国情”“中国人与哲学”等课程,使学员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有了更客观、全面的了解。独具特色的中国元素体验课程,如剪纸、中国功夫、茶艺、书法等,让学员们身临其境,体验中国的魅力文化。学员们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学员们练书法,习武术,巧剪纸……体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深化了援外内涵,促进了学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走出去”援助将是学院职教援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134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宁波市教育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三方联合成立“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积极开展发展职教援外项目、中国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研究,为走出去办学提供支持。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2015年学院将与浙江天时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在贝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逐步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摩托车维修和小型发电机维修、电梯维护、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与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在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同时,直接服务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作者:张慧波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