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宝:把教育“种”在心里的县委书记


发布时间:2012-02-1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报记者 杨云慧

  4年的民办教师生涯,将“教育”这颗种子深深种在了他的心里。当年为建学校,他将自己唯一的财产——一头小黄牛卖了。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值得!”如今,作为县委书记的他仍喜欢听乡亲们称他为“老师”。 

  教育产出的是特殊“产品”,是惠及每个家庭的最大民生。20余年的从政生涯,他的视线却一天也未离开过教育,办教育成为他最欣慰的事。 

  他叫陈国宝,是滇东北百万人口贫困大县会泽的县委书记。从民办教师、税务干部,到镇党委书记,再到县长、县委书记,角色不断变换,但他关心教育的热情不减。筹钱、建校的故事诠释着陈国宝难舍的教育情缘。

  当税务干部

  卖牛也要建学校

  陈国宝1965年出生在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9岁丧父,幸运的是,他有一个识字的母亲,再难也要让孩子读书的强烈愿望让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供到了高中毕业,接着又送他去教师进修学校学了一年。毕业后,陈国宝回到他曾经读过书的白龙小学,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回到母校时,他感到特别心痛。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校依旧在他上学时的那座破庙里,教室依旧是有窗框没有玻璃的老房,寒冷冬日里学生们依旧是一群冻得瑟瑟发抖的泥孩子。 

  当民办教师时,教育部门的同志对他有过承诺,只要有指标就给他办理公办教师的转正手续。从此,他就领着每月15元的工资做了4年的“孩子王”,直到20岁,他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可能转正的消息,这才报考了县里的税务部门。谁知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上后,可以转为公办教师的消息也接踵而至。这让他纠结了好一阵:当税务干部其实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自己最想做的还是老师啊!税务局的一位领导开导他说:“你那么喜欢教育,难道离开教育就不能再为教育做事了吗?”这句话让他豁然开朗。 

  离开学校那天的情景他永远无法忘怀。送他时,每个人眼里都含着眼泪,孩子们黑黑的脸都变成了小花脸。同事们舍不得这个活泼聪明又勤快的小伙子,学生们更喜欢这个像大哥哥一样的陈老师。那一刻,他在心里悄悄许下一个心愿:“只要自己有条件,就一定要为学校做点事!” 

  “一个人要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读书才有可能,我自己就是例证。”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陈国宝的心里。 

  陈国宝当上税务干部后在另一个乡工作,每个月拿74元的工资。这一年,他就一直琢磨着要为学校做点事。可自己的这点收入远远不够,怎么办呢?想着想着,他的思路开阔了,除了自己,是不是也会有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呢?

  陈国宝有一个堂哥跑了几年运输,那会儿已经挣下四五万块钱。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有这点钱在村子里已经算是有钱人了。1986年春节,陈国宝跑去找堂哥商量,多年跑运输的经历,堂哥也深切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教育的重要。堂哥痛快地答应将他挣来的所有钱都拿来建学校。

  看堂哥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产,陈国宝回到家和老母亲商量,说想把母亲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生活,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耕牛卖掉去建学校。母亲表示支持他的想法。于是这头小黄牛卖了650元钱,一分不少地交到了堂哥手里。 

  这哥俩的行动也深深感染了乡亲们:“他们是为了我们的娃娃啊!”于是,张家100元、李家200元,建校的资金最后筹到近9万元。要建新学校了,村里也很支持,划出一块公共用地。面积还有些不够,堂哥就将自己家的地与几户村民的地进行了置换,最后有了20多亩的建校用地。开始建校,陈国宝自掏腰包让姐姐为施工队的人送烟、送茶水。当年9月,一幢有6间教室的两层小楼建起来了,成了当时村子里最好的房子。

当镇党委书记

  热爱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

  经过几年在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陈国宝从一名税务干部成长为乡镇领导。1996年,他成为富源县营上镇的党委书记。

  上任不久,和同事谈话时听到的一件事让陈国宝十分震惊:在镇中学,已婚和未婚的老师合住在一套房子里。

  陈国宝坐不住了,带着几个干部去了学校。在一幢筒子楼,找到了这间教师宿舍。一道房门进去是两间连着的小屋,在低矮昏暗的屋里,他看到里边一间住着一对已婚的夫妻,外面一间住着两个年轻的女老师。此情此境令陈国宝沉默良久,重建学校,给教师创造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的念头使雷厉风行的他当天下午就带人开始选址,为建新学校忙开了。 

  一开始征了90多亩地,后来又补征,征到了100多亩。在这个过程中,陈国宝对全乡教育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最终拿出了“调整、改革、提高、发展”的办学思路。

  营上镇有7万多人口,当时的7所初级中学分布在全乡,但办学效益和质量不高,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不足,运动场地也很有限,老师的生活条件就更差了,这使许多人不能安心工作,“人心都散了”。

  要建就建一所最好的中学!把全镇的初中全部进行资源整合,让这所学校容纳全镇5000多名初中生和全部的中学教师。 

  想法很好,但钱从哪儿来呢?那些年,民营经济开始在富源快速发展,陈国宝想到了动员老板为学校建设作贡献的点子,同时,在全乡干部群众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镇党委、政府向老百姓承诺:捐出1块钱,我们会办出5块钱的事来。一开始,陈国宝就带头捐出了两个月的工资。当天晚上,镇教育组组长悄悄地把钱给他送了回来,说表示个意思就行了。这事惹得陈国宝大为光火,拍着桌子大声骂:“你以为我捐资建校是闹着玩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勒紧裤腰带办教育!” 

  在陈国宝的带动下,仅个人捐资助学,3年就筹集到了300多万元。加上上级的支持和企业的捐赠,投入1300万元建起了5000人规模的中学,投入400万元建起了中心完小。 

  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全镇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营上镇中学成了全市最漂亮的学校。 

  “在7万人口的大镇当书记,其实需要办的事很多,但办教育的事最欣慰。教育的产品是特殊的产品,会源源不断地产出,覆盖的是每一个家庭,有价值。隔个七年八年,老百姓也还会记着我陈国宝这个人。”这就是陈国宝的政绩观。 

  1999年,陈国宝又升职了,当上了师宗县副县长。这期间,陈国宝分管经济工作,教育似乎离他远了,然而,他的视线并没有离开教育。他了解到高中是这个县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县长的支持下,由他牵头选址征地、进行规划。建校同样也面临钱不够的问题,他就提出了向全县干部职工借一个月工资的办法,共借得700多万元;同时,动员一名民营企业家捐资建校。经过多方筹借资金,最后建起了师宗县第三中学,解决了高中瓶颈。 

当县长、县委书记

  首先想到的还是建学校抓教育

  2006年6月16日,是陈国宝至今记忆犹新的日子,那是他刚刚升任会泽县县长的第三天。那一天,他带着政府办的同志一起去大海乡调研。大海乡是会泽县海拔最高的地方,素有滇东北“小西藏”之称。陈国宝所到的地方是一个叫“大菜园”的村子,海拔3600米。

  房屋东倒西歪,卫生条件差,老百姓衣衫破旧,在那里看到的景象使陈国宝的心里透出阵阵凉意。山高谷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等因素是造成贫困的客观原因,但他从人们的安于现状中看到了教育的贫困。

  会泽县现有总人口101万,是云南12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的人口大县。至2010年,会泽县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仅为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3元。按国家颁布的最新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会泽全县贫困人口高达80%。 

  特殊的县情,曾经严重制约着会泽教育的发展,许多教育的重要指标曾一度挂在曲靖市倒数一二位。当时已近百万人口的大县,有6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中学。2006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已有1.2万人,但升入高中学校学习的学生仅占34.6%,每年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不足2000人,进入职校的也就两三百人。陈国宝认为,这样的教育现状,和人口大县实在不匹配。要摆脱贫困,只有靠发展教育。年轻人能多接受一些教育,外出打工也能多挣一点钱,即使还是守在家里,也不会安于贫困。

  经过一年多认真细致的调研,陈国宝在当年全县教师大会上进行了一番充满激情的演讲。这场演讲,会场先后响起20多次热烈的掌声。从那时起,陈国宝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心中点燃了一把火:再贫困教育不能贫困,再落后教育不能落后!这成为百万会泽干部群众的信念。 

  陈国宝提出,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办学。当时会泽虽有6所普通高中,但规模都很小,平均下来每所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就300来人。调整高中布局依然是突破口。保留县城两所普通高中并加大投入进行硬件建设,按高标准完全新建一所普通高中、重建一所职业学校。

  这么一个大县的教育要有这样大的动作,说到底就是要投钱,钱从哪儿来呢?“过去做了那么几件教育的事,都已经有经验了。希望在民间,潜力在民间!”

  正在这时,一个叫张迦茚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托人找到陈国宝,说要送上一份见面礼,要拿出210万元在全县21个乡镇建23所希望小学。陈国宝当场承诺:“到时候我给你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地开庆功会!”其后,县政府又给每所希望小学建设配套10万元资金,完成了23所学校的建设。 

  初战告捷! 

然而,最大的难题还在高中阶段教育。需要保留县城现有的两所高中并加以建设,再建一所规模较大的高中和新建一所职业中学,所需要的资金是这个贫困大县难以承担的。 

  县政府投资7000多万元征下了建设职业学校的340亩用地后,想在民营企业家中寻找投资者,条件是将一家锌矿企业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几百万吨矿渣给他们,当时国际市场锌价较高,矿渣还可以进行再提炼。陈国宝找来几个老板谈,可有的老板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也不愿意出太多钱。 

  陈国宝想来想去,又想到了合作过一次的张迦茚。陈国宝对张迦茚说:“那堆矿渣不管值多少钱,挣得再多县里也不要,挣得再少也要把学校建好。”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投资,未知的因素实在太多,但张迦茚答应了。因为他也是一个有浓重教育情结的人。

  2007年11月7日,学校建设破土动工,2008年9月1日,拔地而起的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迎来了1700多名首届学生。不足一年的时间,投资两个亿的新学校在乌蒙山下落成。

  到2011年,会泽县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已达5000人,已有在校生1.3万人。招生和在校生规模都增加了一倍多。由县级政府投资2.8亿元,占地335亩,去年底开工建设的新职业中学明年秋季也将招生,在校生也将从现在的1200多人增加到6000人。“政府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投入,就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招数。”陈国宝说。 

  会泽县的3所普通高中现已全部进入云南省一级完中行列,办学仅3年的茚旺高级中学也一举跻身此列,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云南省是绝无仅有的。 

  会泽在突破高中瓶颈的同时,又启动了18.6万平方米的校舍D级危房改造,每平方米县级的投入就高达800元。“会泽是一个贫困大县,各行各业都要抓,但教育是民生之首。过去下乡看到风雨飘摇的校舍,就睡不着觉,现在好了,也能睡安稳了!”从当县长,到2010年5月任县委书记,陈国宝在自己的政绩中最满意的依旧是教育。但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在关键的时间、地点,起了一点关键的作用而已。取得的成绩是县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