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新“制度供应”


发布时间:2011-12-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作者:周稽裘

 

    当前职业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虽投入增加了许多,但投入增长与事业增长不同步,一些地方办学条件更为紧张。即使在发达地区,也存在这类问题。由于人均公用经费等资源配置标准至今尚未制订,职业教育运行长期“开无轨电车”;有些发达地区参照高中教育来投入,更多的地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普通高中倒挂。这明显不合理,除了知识的学习,职业教育更强调技能的培训,买一台机床要多少钱?开动它的电费又怎么算?宁波市规定职业教育的公用经费是普通高中的1.5 倍。这是一种进步,但我们更希望国家能够定下一个标准。
    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深层次的原因是总体上制度供应不足,以及体制性利益冲突。这其中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也包括全社会有关领域的一系列制度缺失。
    首先,学制内的升学制度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自的功能定位之间存在差异,形成衔接方面的体系性障碍,再加上人为的规定性障碍,使中高职学校对口升学比例偏低,中职教育似乎成为“断头教育”,导致不少学生在初中后的分流中不愿“走错门”。
    此外,人事制度的制约也不可忽视。2004 年国家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打破人才身份界限的政策意向,但操作性政策至今未出,现行的一些政策规定又打压了职校毕业生的发展空间:比如职校生在报考公务员方面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财政制度也影响到地方政府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校生流动性大,但相应的合理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善,因此基层财政中出现事权与财权不相平衡,甚至导致乱收费和甩包袱的不正常行政手段。再者,以财税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制度策略,但在实践中缺乏配套措施难以实施,或者调节强度不足,对企业的损耗补偿水平偏低,起不到实际的激励作用。
    要解决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关键在于政府的引导,要有方针、有措施、有问责地打出组合拳、重力拳,引导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走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