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论


发布时间:2011-12-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作者:王明伦

 

摘 要:本章阐释了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内涵.剖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和动力机制.就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观;动力机制;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09)0036—0005—04
    职业教育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职业教育发展所反映的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它主要涵盖职业教育发展观、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三方面的内容。
    一、职业教育发展观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指导职业教育活动的思想基础。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内涵的确立、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建构是科学认识职业教育变迁的关键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背景与意义
    纵观各种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义,从制约人们思维活动的方法论层面来看.大致可以从哲学角度、经济学角度、系统论角度分别进行定义。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实践,特别是结合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义应包括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率增进与适应性增强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囊括了哲学、经济学与系统论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以及对职业教育变化的总体把握。
    职业教育发展内涵最终体现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支持: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背景。职业教育对于劳动者个体而言.具有养成职业道德、形成职业知识结构与提升职业技能的功能。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现代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发展观建构的含义
    职业教育发展观是一定社会的主体对职业教育发展现象科学地认识与理解.是对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系统地思考与概括 职业教育发展观是职和人的全面发展上。 业教育发展实践在认识主体意识层面的反映。职业教育发展观对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与实验,积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具体而言.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观 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提供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等。②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观。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指向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指向 前者反映的是职业教育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政治的功能.后者反映的是个体接受职业教育后身心所达到的状态。③ 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观 主要指职业教育发展的构成与具体的发展内容,或者指职业教育发展的所有构成要素。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观 主要指职业教育整体或构成部分发展的步骤与顺序.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与主次以及职业教育发展途径。⑤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观 主要指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需求而形成的特色化与本土化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化道路的探索与确立。⑥ 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观。主要指职业教育发展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目的与任务需要的总体及阶段性发展框架。
    (三)职业教育发展观建构的基础
    职业教育发展观主要建立在以下三种不同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上:
    ①增长发展观 这种职业教育发展观是基于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念而产生的,基于这种发展观,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量的增长。它追求职业教育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以职业学校数量和接受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生数量为职业教育的衡量尺度。
在这一职业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后到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追求数量与规模增长为发展目标,在总体规模上,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补偿性的快速增长,职业教育的机构与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均有非常大的增加,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均得以快速的增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年招生数与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达到l:l的水平。
    ②整体发展观 整体性职业教育发展除了指职业教育发展数量与规模扩张外,还应包括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提高以及发展稳定程度的提升等。随着人们对“发展”概念认识的加深,“发展”被视为一个多方面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整体发展观形成后,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用较为理性的态度看待职业教育的发展。认为职业教育发展是比教育总量增加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除了教育总量的增加外,还有职业教育体制与结构的变化.发展的重点从职业教育的外延扩展开始转向内涵发展。整体发展观注重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的统一.强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与途径多样化,追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协调,更多地为学生个体发展与微观的职业教育实体的发展进行规划。世界范围内,在每次职业教育的数量和规模的“大发展”之后,职业教育也要经历一个调整结构与提高质量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这就说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内在的整体性要求,单纯的受教育人数和教育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只有职业教育这个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即职业教育系统各个部分的协调发展.才是职业教育整体性发展。
    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用 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具体指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人为本,统筹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协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改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使其均衡、协调、持续地发展,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科学发展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是职业教育内部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也是职业教育系统与外在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建构,一方面,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观念的指导: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为职业教育发展观建构提供了经验和基础,即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发展的重点、发展层次与发展形式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
    因职业教育发展所处时间、地域的不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别,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构成与动力机制类型也互有差异。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
    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职业教育发展的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个体的职业教育需求最终受到社会职业教育需求的制约。具体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主要受经济、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人口状况、政府的政策等因素制约经济拉动:从职业教育的性质与服务对象来说,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经济拉动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办学层次与办学规模:繁荣或萧条的经济周期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粗放型或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会对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制与机制等方面产生影响。内涵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内部的转化才可真正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内部的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这两种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与外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
    由于教育与职业教育系统发展的自主性和特殊性,我们所讨论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主要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关系.从政府推动与经济需求着手.探讨职业教育发展机制问题。
    1.政府推动发展
    政治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性质,决定着职业教育的领导体制与管理模式,决定着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着一定社会中接受职业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多少。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政治因素是非常活跃和直接的重要因素。经济、技术与文化变化等引发的职业教育变革,均要在政治制度与体制所提供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管理与办学体制的变革、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职业教育公平的推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市场需求驱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阶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阶段:经历了技术资金引进、规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发展的阶段。在这一经济发展背景的制约下,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实现了规模扩展、质量提升、层次延展与结构优化的目标。
    3.职业教育自身主动的发展
    在政府与市场两种诱因的促动下。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在回应外在形势的过程中,采取了适应性规模扩展、适应性内涵建设两种发展方式,以适应外部环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一)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内涵、属性
    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实现社会发展总目标而对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它是职业教育发展中谋划性和宏观性的决策研究.是人们把握职业教育运行规律。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效果的一种决策形式,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职业教育历史使命及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和引领,它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也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是对具体政策和实际工作问题的对策研究,而是把理论转化应用到职业教育宏观决策,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过程为了有效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局性,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应体现三维要素:一是时间性。必须关注职业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二是空间性。必须关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关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结构性。必须关注系统内部的结构关系,关注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结构协调问题,以实现职业教育结构的合理优化 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应有不同层次,包括国家发展战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市、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职业院校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主要是一种事前的预测和事先的谋划.必须放到具体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验证、修改、补充、完善。因此.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还应包括实践要素。
    (二)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构成与选择
    1.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构成
    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序的系统,通常说来,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由五部分组成: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
    上述五部分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战略体系。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思想是确定其他发展战略要素的主要依据,是整个发展战略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成败:战略目标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主体部分,没有战略目标,就无法有效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战略重点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核心,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向确定的。战略措施、战略步骤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思想得以落实,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条件。
    2.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这既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性、社会性与人民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更要强调以人为本,要考虑到人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要考虑到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类型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为他们谋生、就业、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职业教育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自身发展、实现价值的重要选择。
    “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性。实践证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上.突出独特性,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同时,“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满足城乡劳动者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创新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坚持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策略,就是要以教育结构调整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重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