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09-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11年8期

 

——基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分析框架
陈 锋 吴明晖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笔者基于Nonaka提出的知识创新的四个过程(SECI模型),从知识创造四个不同阶段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抓住潜移默化、课程体系、系统阅读、实践教学四个环节,层层把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教学实践加以具体阐述。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质量;培养体系;SECI模型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胡锦涛主席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为各高校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向。当前,我国的大学较多地存在着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模糊、特色不鲜明、理论与实践脱钩等问题,致使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率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规格特征
  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理论基础宽厚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能型应用人才,它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上,都与学术型本科有所不同。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一定需要有很强的创新思维,但必须具有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创新能力,具有运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1]。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责任心、自信心、道德感、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非专业素质。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规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与适应性强、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用人才。它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的科学统一与有机结合。因此,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基础上,应同时注重提升专业素养,在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育上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內弘高(Takeuchi)提出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对知识创新的场所,以及知识创新的结果与支撑——知识资产进行了全面论述(Nonaka & Takeuchi,1995年)。野中郁次郎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且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思维模式和个人经验等。此类知识是主观的、自悟的知识,不易以语言来沟通及表达。显性知识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2],指出了知识创造和转化过程的四种程序——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 (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知识的创造就是完成这四个阶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见图1)。
 
  SECI模型不仅适合于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也适合于个人的学习成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就是通过一系列教学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基于SECI模型的分析框架,笔者主要探讨高等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二)基于SECI模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1. 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潜移默化,是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验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道德情感、世界观和创新素质。在师生互动和交往过程中,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对专业的热爱、喜欢钻研、有耐心、坚持不懈的精神等,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潜移默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专业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道德情感和创新素质的重要因素。为突破应用型师资的瓶颈问题,高校通过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和专业导师,依靠多方力量,建立高校、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多层次联动的教学体系。另外,通过邀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士到高校开展主题演讲,以讲座、论坛等形式,让学生与专业人士面对面地接触和互动交流,将专业人士现存的想法或理念潜移默化地转移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隐性知识,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
  2. 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外部明示,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授课就是外部明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把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将自己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经验,通过编写教材、提炼教学案例,将隐性知识通过文字、概念、教案和教材等清楚地表达出来,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外部明示阶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在这一阶段,符合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设置、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显得特别重要。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以应用型课程替代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一方面,整合按学科设置的基础平台课程,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行业应用背景嵌入到课程体系,增设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学生能以行业需求为主线将所学的知识串连起来,从而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上兼顾理论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学校和教师与社会和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能力快的特点。
  3. 汇总组合(Combination)。汇总组合,是指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介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知识组合和系统化的过程。
  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文献资料,与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的各类知识相融合,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综合化,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配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文献数据库,为学生系统学习提供条件。教师根据课程体系,合理布置阅读任务,促使学生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可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知识得以系统有效地整合。
  4. 内部升华 (Internalization)。内部升华,即内化阶段,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
  内部升华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获取显性知识,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以练习、实验、实习、竞赛等实际演练方式,把显性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消化吸收显性知识,并升华成自己的隐性知识。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设置层次结构清晰、环节衔接紧密、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为实践教学留出足够的学分学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努力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监控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基于SECI模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根据知识获得的四个过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潜移默化、课程体系、系统阅读和实践教学(见图2),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共同运作,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潜移默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通过师生相互接触,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质对学生无形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设置符合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师授课,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阅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系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与课堂教学获取的知识相互融合,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训练、实习,才能消化吸收各类显性知识,内化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个阶段构成知识转化的螺旋式演进,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练习场,是对应于知识转移四个阶段的支撑平台。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学校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努力创建有利于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的支撑平台,利用社会力量建立一种开放的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
      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确立了“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浙江”的发展方针,明确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校合作办学优势,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由“应用型”教师打破传统的“学术型”教学模式。城市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突破传统思维,广纳社会行业精英,积极引进有丰富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现专职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超过20%。同时,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优秀业界专业人士充实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另外,学院积极建构与境外高等院校合作的开放办学关系,使学院融入国际学术大环境,并以国际合作项目为桥梁,积极引进外教,先后与30余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师生出国出境交流,扩大师生国际视野。设有3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我为主,整体引进,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办学特色被教育部领导誉为“整体技术引进式”的合作项目。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鼓励和支持专业骨干教师与相关产业领域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同时聘请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士到学校兼职授课,找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2. 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根据“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对各专业进行设计,构建了“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方向”的本科培养体系。设计了一套“核心+方向”的培养方案。构建通识与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稳定的平台,平台课程根据学科大类基本理论知识要求设置,以学科基础知识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夯实基础,以不断适应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环境,避免出现“后劲不足”, 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专业方向则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来确定教学内容,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并以模块化方式供学生选择。
  在课程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尝试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性学习、实例化训练、互动式教学的课程教学特色。不断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3. 丰富图书资料配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配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文献数据库,为学生系统学习提供条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更为系统地掌握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结合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系统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由任课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并在课堂内组织讨论。通过系统阅读,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构建更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4.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通过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而获得。实践教学包含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方面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不同的能力培养重点。通过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开放实验、训练、实习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来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城市学院构建了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学科竞赛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达到“培养基础、训练技能、激活创新”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职业技能和发展素质。一是设立校内创新基地,利用16个校内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为教学实验和科研训练提供保障。二是与社会各界保持畅通的交流合作,创建校外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学院与杭州市西博会办公室联合,将实习实践与产学研基地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出“挂钩实习”,打造会展人才;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由42个杭州市局委办参与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先后建设了集“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应用科研、毕业生就业”三位一体功能的实践基地212个,把人才培养和杭州市的事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放式实践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不断探索知识创造四个不同阶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潜移默化、课堂教学、系统阅读、实践教学四个环节,层层把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毕业生的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陈 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务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浙江杭州 310015;吴明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主任、副教授,浙江杭州 310015)
  
参考文献
[1] 张洪田,叶树江,等.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01).
[2] 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 萌,高 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


*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分类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SB1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