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英才 电商赋能兴鲁东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学院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纪略
发布时间:2025-07-27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27日04版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学院以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突破口,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
国际商学院以培养适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以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为骨干,以现代物流管理和应用英语为支撑,构建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专业群于2018年获批山东省跨境电商品牌专业群,于2022年获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
依托实体化产教联合体,政校行企研定期研讨专业群建设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扣电商产业发展前沿,形成“多元合作、实体运行”机制。打造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数字贸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建产教信息平台、宝尊电商日照运营中心——宝尊产业学院,实施荣信水产、五征集团等订单班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路径。国际商学院对接电子商务产业需求与数字化升级,引入电商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政校行企研五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理论—实践—实训—实战—实习”五递进培养,设计“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工程师”角色的五转换,建立“学业成绩+实训积分”的人才选拔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群、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适配度。
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商学院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引企入教:实施产业教师特设岗,每家合作企业至少选聘2名业务骨干、技术或管理人才兼职任教,担任“产业导师”,深度参与教学,与专任教师共同开发电商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电商实战运营项目指导。二是引师入企: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岗,专任教师深入当地龙头企业进行挂职实践、调研、培训和科技攻关,校企共同破解企业技术技能难题。专业群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电子商务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和应用英语团队),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教师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山东省技术能手。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政校行企研搭建“育训赛研创服”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核心驱动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进行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形成校地产一体发展的专业群产教联动建设模式。构建了政校行企研五元协同的专业链动态调整机制,使专业群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贯通真实生产场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以实战为导向的教学场景;以产业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助推产业技术技能革新。2016年,学院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
发挥专业群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源源不断地为当地企业输送高素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效缓解了企业人才短缺的困境。电子商务专业群毕业生在当地企业的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众多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中坚力量。
学院积极与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项目,如助力企业累计实现20亿元以上销售额;联合企业开展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1100万元。
学院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承办日照市青年、农村返乡创业人群电商培训,参与五莲县、鱼台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深入60多个乡镇开展电商培训120余场,孵化农企67家,带动销售超5000万元,助推日照市电商规模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成立了“班·墨学院”,开展“中文+技能培训”“汉语桥”项目;开发坦桑尼亚跨境电商职业标准和网络直播课程标准,以及埃塞俄比亚市场营销职业标准。
未来,国际商学院将继续深耕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精雕细琢专业结构,以匠心提升育人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共生共荣的合作新模式,熔铸更为紧密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贡献智慧力量。
(丁明华 李敏 谭林 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