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深耕新时代职教沃土 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15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5日09版
自2023年获“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以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厚德育人教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始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扎根职业教育一线,在铸魂育人、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坚定理想信念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
以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团队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学习强国”平台、专题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等载体,坚定团队成员的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师风。近3年来,团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20余次,组织教师前往照金革命纪念馆、马栏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8次,撰写学习心得160余篇,点燃教师心中理想信念的火种。
以师德建设培育师者匠心。团队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严格遵守《师德师风“红七条”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的首要标准。开展“师德师风承诺”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自觉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定期举办“师德楷模”评选、师德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挖掘团队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团队成员先后取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等荣誉。
以言传身教厚植家国情怀。在课堂上,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院相继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省创业明星”等一批优秀典型。
深耕教育教学 培育高素质财经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行业需求。团队结合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任职条件,构建“产教融合、书证融通、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核心课程+前沿课程+交叉课程”的特色课程思政体系,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学生“1+X”证书获取率超90%。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团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将“做人做事先做人、德能并重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和“厚德重能、惟精惟一”的学院精神,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项、“十四五”规划教材11部、优秀教材2部,在线课程资源累计访问量超过50万次。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团队构建“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校的贺兴文大师工作室、云财务共享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及百余家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职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近3年,团队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赛事中获一等奖20余项、二等奖30余项。
聚焦科研创新 服务专业发展
明确科研方向,凝聚团队力量。团队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发展需求,明确“财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数字经济时代财经专业教学改革”等科研方向。成立多个科研团队,每个团队由专业带头人牵头,组织教师开展协同研究。通过定期召开科研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活动,交流科研进展和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团队智慧。
承担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团队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以项目研究推动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近3年,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科研经费累计500余万元。团队承担的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若干重大课题研究项目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完成的“陕西红色文化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获2023年度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加强成果转化,推动行业发展。团队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开发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系统,并应用于多家企业。同时,团队教师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政策研究,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近3年,团队先后向各级政府提交决策咨询报告12份,授权国家专利8项,牵头制定“国家级麦草工艺流程制作标准”,建设非遗传承创新基地10余个。
主动服务社会 彰显职教担当
开展社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税务人员业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知识培训等项目。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效果。近3年,累计开展社会培训50余期,培训人数5000余人次。
提供专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团队依托产业学院,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税务筹划等专业服务。先后为多家企业提供税务筹划方案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税负;为蒲城兴文麦草工艺合作社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近年来,团队为近百家企业提供了专业服务,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参与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深入柞水县、淳化县、礼泉县等地开展帮扶工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审计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效率;开展农村电商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乡村旅游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团队建设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优化团队结构,会聚优秀人才。团队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优化团队结构,先后吸纳全国劳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目前,团队共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实现“双师型”教师全覆盖。
实施培养计划,促进教师成长。团队制定详细的教师培养计划,为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路径。通过“传帮带”、国内外进修、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培训学习,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组织教师到华为、达内、科大讯飞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3年,团队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50余人次,到企业实践锻炼30余人次。
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注重营造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践行“传承红色根脉、坚定理想信念、传播优秀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团队宗旨,凝练出“以德为先、聚焦育人、思政铸魂、惟精惟一”的团队精神,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下一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厚德育人教师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财经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程书强 郭彦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