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10-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25日08版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自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打造“领军示范、骨干支撑、专兼结合、育训皆能、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一体二维三化四阶五驱六能”的“123456”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123456”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制定了《国家创新团队运行机制》,明确团队目标任务、保障管理机制、评价反馈机制,促进团队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

“一体二维三化四阶五驱六能”的“123456”建设模式中,“一体”是指打造团队成员个人职业成长和价值实现的共同体;“二维”是指从“理念、文化、制度”和“平台、举措、路径”两个维度有效打造团队;“三化”是指从“结构化、专业化、协同化”三方面建设团队;“四阶”是指从“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领军人才”四阶梯逐级培养,形成“传帮带”体系;“五驱”是指实施领军人才“精英”工程、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精专”工程、骨干教师“精技”工程、青年教师“强技”工程和兼职教师“精业”工程;“六能”是指系统培育模范素养能力、数字教学能力、教学改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服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

全方位立体化的“123456”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实现了团队建设目标可视、路径可循、经验可鉴。形成团队建设案例2个和《教育国际交流》论文1篇。此模式被推广应用到校内12个团队、校外130余家职业院校。

坚持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创新团队教师能力

研学训创多维并举,实现教师能力提升。团队按照“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领军人才”的四个阶段,从模范素养、数字教学、教学改革、团队协作、科研服务、国际交流6个方面提升能力,构建了“四阶、六能”教师阶梯式能力体系。学校按照不同阶段的能力标准,对教师实施分类管理、分层培养、分级考核,将能力评价贯穿于团队建设全过程,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构建教师研修平台,支撑教师能力提升。依据教师阶梯式能力体系,构建“四平台”支撑团队教师能力提升。“四平台”即教师发展中心、科研服务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产教融合平台。团队带动建设了全国移动通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重庆市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教联合体、重庆市级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集训基地、中乌职业教育联盟、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校级名师工作室3个、企业实践流动站6个等教师研修平台。立项重庆市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3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7项。

明确教师能力标准,创建能力培养体系。基于四类平台,团队重点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境外”等方式围绕团队协作、国际交流等6个方面开展相关培训109次。团队成员定期开展教师能力测评,动态调整个人成长计划。团队入选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成员获得重庆市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职业教育中青年领军人才等荣誉13项。

随着“123456”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的持续推进,教师的活力不断被激发,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焕发勃勃生机。人才培养方面,团队所在学院共计45名学生获得重庆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学生参加“5G移动网络运维”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为91.75%;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9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3项。教学方面,建成1个市级教学资源库、2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编写立体化教材14本、国家规划教材2本;主持与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6项、国际专业标准2项和课程标准11项;立项国家团队子课题1项,重庆市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2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本文系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新形态教材开发”[项目编号:ZI2021120305]阶段性成果)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