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院创新“一轴两翼三结合四驱动”模式 培养新型电子信息人才


发布时间:2023-05-0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服务国家新兴产业战略部署和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培养德技双修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信息工程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一轴两翼三结合四驱动”的软件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全国高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

第一,搭建一轴两翼并行平台,创新三结合培养模式一是以“立德树人”为轴线,以“学校+企业”为学生成长成才之两翼,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原则,学校与行业内知名企业成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校企合作学院4个,对产业学院进行统筹规划、具体设计、运营管理。二是“专业+行业”结合,开发“四阶”人才培养标准。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打造“课证岗赛四阶”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专业课程标准、“Web前端开发”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软件工程师等职业标准、“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技能大赛标准为基础,开发“四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三是“课程+技术”结合,构建“四层次”课程体系。充分考虑行业企业需求,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并紧跟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联合企业共同重组和开发专业课程,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支撑模块化教学模式,搭建融合底层共享、中层分离、高层互选、顶层融通四个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四是“实践+岗位”结合,建设技能提升实训中心。立足企业行业需求,积极对接岗位群,打造国内领先的装备制造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构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新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软件、嵌入式技术、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仿真实验室等综合实验室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鉴定中心。

第二,实施四驱动工程,支撑三结合培养模式一是以“教学资源更新”为驱动,以教材内容、媒介形式、学习方式、功能层次四个“立体化”为导向,创建“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在线教育平台”融媒体教材模式,开发《云存储技术》《路由交换技术》等新形态教材6本。二是以“教学手段改革”为驱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新规格,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训、战、赛、创”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分阶段设计真实主题的训练项目、实战项目、比赛项目和创业项目,将岗位的目标、内容、操作规范、要求标准等引领到课堂。通过打通各专业方向的壁垒,在“训、战、赛、创”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平台的混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技术技能水平。三是以“教学队伍建设”为驱动,通过“聘、培、训、引”的方式,提升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技术研发服务四个方面能力的人才工程,打造拥有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研创名师,以及具备教学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三师三能”教学团队。四是以“教学质量评价”为驱动,重构“三层五点”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教师、学院为评价主体,开展学生层面“问卷调查+网络评分”,教师层面“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院层面“督导评价+行业评价”的三层评价体系,以“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过程调控+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为评价关键点,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及权重,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第三,一轴两翼三结合四驱动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新成效。一是质量提升,专业、教师、学生成果丰硕。实施基于“一轴两翼三结合四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取得系列成果。成功申报重庆市专业群(A档),建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门、重庆市一流课程2门,建成国家级基地1个、省部级基地2个。打造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师创新团队2个,获重庆市职业教育微课教学比赛2项、获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3项。学生获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项(一等奖2项)、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2项、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3项、创新创业大赛9项,培育2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二是企业共享,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信息技术人才1201名,为3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咨询、培训等服务,开发项目9项。依托重庆市版权研究基地,完成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牵头制定职业培训和考核、参与国家专业标准、行业标准9项,以标准化促进产业规范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示范引领,树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典范。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一轴两翼三结合四驱动”人才培养模式20余次,被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等40多家兄弟院校借鉴,在CCF职业教育大会和渝陕职业教育论坛等场合推广。形成《“五聚焦五聚力”深化产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促高质量就业》等优秀案例5个,入选重庆市教委典型案例1个,重庆市优秀案例2个,荣获通信工业协会教学成果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