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展示会是高职学生的舞台


发布时间:2011-07-13 浏览量:

 

    赵红
      示范校建设四周年展示会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是她为高职学生搭建了一个非常壮美的舞台。在台上,高职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既让大家对高职学生强技能、高素质的风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又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收到了其他形式无法取代的效果。作为会议代表,我参加了会议的多种环节的活动,感悟最深的是参会学生的临场表现。
      一、残疾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成为有技术的强者
      残疾学生的心灵手巧是展示厅里最让人感动的一个画面。展厅左侧的正中央,一位男同学在用山核桃粘贴着工艺品,我拿起一个精美的纸巾盒,问是否出自他手,他微笑着将头转向旁边的老师,老师告诉我,“这是一名聋哑学生”。看着他那英俊的面孔,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惋惜。老师介绍道:他们的学校就是让学生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学习设计并制作工艺品及生活用品。这名学生设计的木框镶核桃纸巾盒是地区的获奖作品,在当地的工厂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这名同学的形象在我心中,由开始的可惜瞬间转为可敬。在我原来的概念中,让残疾人掌握一门技能就能让他们养活自己,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是现在,残疾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不仅能学会技术,而且上升到了设计,这是更高一层的教育开发,使学生成为了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贡献者。正是展示会这个舞台让我、也让其他参会人员感慨万千。
     二、民族地区学生的才艺展示形成会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展示会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身着民族服装学生的身影。不论是广西学生的满头银饰,还是新疆学生的拖地长裙,无不吸引着与会者的眼球。追随他们的身影来到展示区,他们同样是利用当地的资源、材料来设计、生产手工艺品,例如,用竹纤维来编织工艺扇、画轴、竹帘等。男女生的分工,充分考虑到了性别差异中的性格特点和各自特长。男生劈竹抽丝,女生编织裁剪,然后共同作画。他们学会并发展了祖传技艺,看着这个舞台上的学生,不仅使我联想到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应仅是研究世界领先的尖端科技,而是更要植根于民族,植根于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产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国家给我们高职的各种优惠政策,发挥我们高职专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将学校教育融入地区经济发展,融入服务百姓生活,我们的高职教育和学生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的道路将一片光明!
      三、展示会还是一个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舞台
      我校在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尤其对口支援甘肃、贵州、青海等地,贫困生占80%以上。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精力主要用于学习文化知识,交流的机会很少,加之因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不会或不愿与人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在面对招聘单位时能够充分表现自己,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虽然我们也为学生设计了模拟招聘等交流情景,但是收效并不十分明显。展示会让我很有启发。参会的学生们交流能力都非常强,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向与会嘉宾介绍自己的学校和个人技能。会议地点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对面就是天津国际老年公寓,有些老人也闻讯来到展厅,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拿来了很多首饰,让上海的学生清洗。学生在清洗过程中发现老人有两条金项链断了,在向老人仔细介绍了焊接修复的过程后,还诚恳地解释了修复过程中金的损失在千分之五以下,得到老人的允许后,为她修好了项链还嘱咐她装好首饰马上回家,将金饰安放妥当后,再回到展厅继续参观。老人家拉着这位学生的手不断称谢,夸学校、夸老师、夸学生,我坚信这样的学生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当然,用展示会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交流学习的舞台的机会并不多,我们是否可以在学校为学生定期开展模拟展会等形式,让学生在实景下学习交流,提高能力,是我想在下学期尝试的一种方法。我们学医的人常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全面看问题,那么学生交流差,只模拟招聘是不够的,多设计几种情景可能对学生的帮助会更大。
      四、我校学生在“职业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在本次展会中,我校学生带来了医学服务相关的技能展示,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美容、按摩、平衡测试、营养测评等与医学服务相关的多项展示活动。天津医专的展台前,人头攒动,总是排起长龙,获得了与会领导与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鲁昕副部长还亲自做了平衡测试体验,并对我校的服务表示肯定。职业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我校的展示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其他的展示项目内容丰富,贴合实际应用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前沿,也都给我很多启发。总的来说,这次四周年的展示会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后悔没能参加前一届。骨干校的建设已经开始,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