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完善体系聚势而起


发布时间:2021-12-3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30日02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职业教育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首次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施行20多年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进一步疏解。

一个大会、一部法律、一个意见,再加上此前的“职教20条”和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筑牢。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家需要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民呼唤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道路上聚势而起,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更加巩固

回望2021年,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更加巩固,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的改革接续落地。

职业本科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成为可能。细数一年来职业教育的大事小情,职业本科教育的学校、专业、学位相关制度纷纷出台,稳步推进,令人欢欣鼓舞。

年初,新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设置了247个职业本科专业。同时,发布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国家制度正式建立。

年末,国务院学位办明确,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与普通本科学位证书在就业、考研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给2022年即将毕业的第一批职业本科毕业生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开局之年的2021年,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发布的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都提到支持本省“双高计划”校办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若干职业技术大学。

目前,全国已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开始招生。从试点先行,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本科教育正走向全面实践,更好地满足民众对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在畅通职业教育内部衔接通道的同时,这一年,我们也看到了各地的政策设计在着力打通普职融通的招生、升学堵点,缓解教育焦虑,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主动选择。

2021年是广州“新中考”落地第一年,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和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首次和普通高中一样,在第一批次招生且设置录取最低控制线,吸引了一批学业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均衡的学生报考。34个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100%,备受考生青睐。

对青岛市8010名普高学生来讲,2021年是他们作出人生关键抉择之年,他们经过在普通高中的一年学习后主动转入职业学校,未来还可以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职教高考”等方式走向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道路。

在南昌,作为试点的第十八中学和第二十三中学,2021年首次开设工艺美术、民航运输服务、飞机设备维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航空服务等5个职业教育专业,探索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双轨升学培养模式。

2021年,“普职比”的热议引发了家长焦虑。其实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家长焦虑孩子读职校,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孩子将来不能上大学,没有出路。

民进中央的调研显示,很多地区中职学生升学比例已经超过50%,一些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制度如何回应中职学生的升学需求?这一年,“职教高考”的图景越发清晰,脚步越来越近。

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答复时表示:“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2021年底,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出“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

这一提法已在山东、江西先行先试。明年春天山东将正式实施只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由1万增加到7万人左右,更多职校学生将通过“职教高考”实现技能与学历的双提升。江西今年在“专升本”项目中,已经启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试点,并且表示将出台“职教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所有的制度设计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职业教育向社会传递出更加明确的信号——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走通另外一条人生路,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聚焦发展质量提升职教吸引力

职业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国家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为才有位,职业教育只有聚焦自身发展质量,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教育类型。

近日,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届本科生专场招聘会上,37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700多个岗位,平均年薪高达9万元,而应届生只有900人。第一批职业本科毕业生还未“上市”,就已经受到企业青睐。

高质量的毕业生是职业教育的品牌和代言人。由于面向市场、面向岗位培养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已不稀奇。2021年,职业教育不满足于学生“能就业”,继续向“就好业”发力。

“就好业”需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2021年是职业教育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积极进行专业调整的一年。

“今年以来,明显可以感觉到国内的智能汽车越来越多,一些IT巨头纷纷加入这场产业变革,人才需求量每年都在翻番。”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校长罗先进介绍,学校今年设置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并且对接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新增6个、合并4个、更名10个、撤销2个专业。

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印发,更新升级一批现有专业、适度超前规划一批新专业、淘汰一批落后专业,新目录全面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推动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

比如,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新增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专业。在回应社会民生关切上,设置婴幼儿托育、智慧健康养老、现代家政等专业。在服务新职业上,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

专业设置贴近产业发展解决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这还不够,“就好业”还需职业教育在育人方式上持续推进改革。

2021年7月,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首批认定了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世界前沿、大国重器”,也有“专精特新、单项冠军”,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数城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超过20万人。

可以预见,当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提炼上升为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将向纵深推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2021年,高职专科英语、信息技术两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一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标准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

此外,第三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继续实施,力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工作启动,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加快构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修订印发,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细微处……

这一年,一项项扎实举措向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集中攻坚,放大到整个职教地图,则显示出了职业教育的强大行动力,职业教育有为必有位。

推动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

职业教育是面向各行业领域的教育,没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就办不好职业教育。过去一年,政府加快职业教育由“办”向“管”转变,推动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

9月,正式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12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一步明确对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企业的支持和引导措施,增加对产教融合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支持,享受税费优惠等规定。

 这一年,在市场需求和政策鼓励下,校企找到更多合作的共赢点,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政策效应显现。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百度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全国首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吉利汽车、柳工、玉柴等一批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共建9个特色产业学院;京东集团投入资金313万元,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投入729万元,在学校共建“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

如今,校企合作已经不局限于订单班、实习,而是向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建设校企实训平台等更广阔的空间探索,校企合作的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

11月,“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在山东成立,搭建了一个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交流研讨平台。目前,山东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职业院校达到47所,拉动社会资本超百亿元,形成集群效应。

资本对市场和政策是最敏感的。2021年,仅上半年职业教育的融资总额就创新高,达62.1亿元。德勤预计,未来3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增速将达到12%左右,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

正如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所说,“谁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守规矩,就应支持谁举办职业教育”。未来,在保证职业教育基本公益属性的前提下,社会力量会加快脚步进入职业教育,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值得期待。

回顾党的百年峥嵘岁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深深地融入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百年奋斗中,其每次变革都与国运紧密相连。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职业教育必将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明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欧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