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疫情过后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方向


发布时间:2020-03-18 浏览量:

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牵动每一位国人的心,而其中,车企业(含零部件和后市场企业等)的表现非常抢眼 “五菱牌”口罩、 “上汽牌”护目镜、“比亚迪”牌消毒液,改装专用救护车,柔性生产社会急需抗疫物资,给客户延长质保,上门试驾,行公司组建急防控车队等各暖心措施,淋漓尽致展现出车企业的创新变革理念和社会责任

汽车行业在疫情后会有哪些变化社会普遍关注的人才需求呈现什么趋势,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建设需要如何优化调整……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专业研发团队经过10余家汽车主机厂及30多4S店的专项调研真剖析家职业教育改革发方向密结合身汽车专业建设的特点,提出以下观点予以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2020年汽车行业:压力与机遇共存

(一)短期负面影响非常明确。受疫情的影响,一季度整个汽车行业制造量和销量同比呈现下降趋势,如A企业乘用车品牌制造工厂,原计划一季度制造计划为15000台,实际生产9000台;某B商用车品牌原计划一季度销量30000台,实际销售18000台。预计4月份的制造和销售会有所回暖,但也不容乐观。我国汽车市场目前已处于增速放缓的普及期,经销商库存量较大,顾客到店量,第一季度下滑态势明显。

wps1.png 

(二)疫情过后将会出现购买小高峰。由于疫情的扩散和公共交通的限制,消费者将重新思考消费和生活方式,新增购车的需求将增加,或者提前消费,一小波购买潮将到来。汽车厂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及资金压力,会出台一大波的优惠购车政策,前期积压的消费会得一定的释放,当这个节点来临的时候销量将迎来一个小高峰,终端需要做好店端动员激励库存车型优惠方案保有客户维护、新增客户的及时跟进、销活动的准备、大小政策的理解与把握

(三)全年销量总体会减少。2020年新车销售总量会进一步收缩,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全年整体呈下降趋势,部分车企下降会明显。

(四)品牌两极分化加剧。自主品牌阵营如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已多年保持年销量百万以上,在国际市场保持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多款车型热销海外。二者均把全球化作为公司战略,在世界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制造工厂、销售网络,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而部分自主品牌企业在上一年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为未来蒙上了阴影。所以,只有在品牌建设、产品质量、顾客体验等多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突破寒冬、迎来春天。随着主机厂两极分化加大,有技术能力、资金实力的汽车主机厂成为市场主导,边缘汽车主机厂会被加速淘汰。

(五)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微增长。品牌溢价高、质量稳定、搭载高科技智能化产品的汽车将成为销售主流,新能源汽车销量随各地政策及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从2019年下半年的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正在顽强恢复。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向好的大势未变。结合对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及整体市场发展阶段等因素综合分析,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与2019年持平或者微增长。

wps2.png 

(六)长期来看不会影响整体经济运行轨迹。由于2020 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经济总体“稳字当头”,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普惠性政策刺激逐步起效、新产品迭代等利好因素下,将有机会走出车市谷底。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强有力的金融和财政措施,必将恢复疫情造成的冲击、补偿企业在疫情受到的影响,消费将会反弹和复苏。未来几年,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汽车企业人才需求智能化、自动化和网联化成为关键词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样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行业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

(一)疫情期间在线直播、远程智能诊断和云管家等线上用工需求增加。各车企的线上营销力度在加强,传统营销转为直播、VR看车等形式;传统的维护保养转为远程智能诊断,顾客可透视化跟踪查看车辆维护、维修保养的进度。线上看车、线上选车、线上成交、线上诊断成为新的销售服务理念和方式 

wps3.png 

(二)疫情结束后的购买小高峰将会扩大人员储备,尤其是销售人员需求。部分车企将会选择扩大招聘生产、制造、销售和金融服务等人员来保障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尤其是具有较强亲和力的销售人员,较宽知识面的企业营销人员。疫情解禁后汽车行业将可能出现用工荒,特别是汽车销售版块人员流动比较频繁,销售人员还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势必每个店都会大量招兵买马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

(三)对应届生的招聘仍将继续。目前虽然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复工,但是受疫情影响,操作型员工存在复工数量不足,各大车企都在纷纷招人,如吉利汽车、三一重工对中职和高职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受市场环境和疫情的影响,部分车企会暂停部分非操作型岗位的招聘,但是应届生的招聘仍将继续。

(四)“智能”用工模式的实践成常态由于疫情影响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很多汽车企业将会选择多形式灵活用工方式,如劳务派遣、服务外包、AI人工智能、与职业院校的度合作等多模式的弹性和智能化用工方式,这或许为后续用工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参照。

(五)重对“质”的需求,各个车企对“质”的标准有了更多解读近两年,汽车行业增速放缓,整体发展趋势由高速增长转向产业结构优化,这说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从对“量”的需求转变成对“质”的需求,而在企业招聘的岗位标准上,更加凸显出对“质”的一致性描述。“应用能力复合型”、“岗位胜任力”、“定制化”“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成为普遍关注的“质”。汽车主机厂的需求方向侧重高技能和高端研发、复合型营销人才。经销商方面则适应汽车新业态及新零售的定制化人才需求在逐步增加,而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标签。

(五)长期来看,智能化、自动化和网联化人才需求增加。疫情期间,数字化应用助力于科研检测、信息服务、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乃至慈善捐赠等各领域,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车联网和智能化人才成为重要需求方向。从长期来看,随行业生态的整合加快,由硬件主导的车型转变为软硬结合的车型主导,工作重心拓展到软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和升级,为客户带来长期的优质体验成为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网联化人才需求也将逐步增加。因此,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自动化、网联化要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对5G人才、人工智能等专业重点关注。

wps4.png 

三、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应紧密结合行业人才需求进转型升级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产业结构优化,整体进入存量市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更加贴合产业需求。因此从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人才需求企业联动,将企业的需求搬进课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企业愿意用、抢着用的人才。

(一)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上述汽车行业人才发展需求来培养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行业岗位需求,提取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根据能力和素养要求设置对应的理论课和实践课。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时应企业岗位需求(如冲压、装配、质检销售、维修等),转变为位胜任能力模型,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

(二) 人才培养方向:基于全产业链不同区间计划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岗位定制化培养更符合市场实际。职院校专业设置上应首先与汽车产业链条上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与研发相匹配的辅助性人才、与生产相匹配的维护类人才、与销售相匹配的市场类人才、与维修相匹配的技术类人才),点考虑未来学生就业的序列,以岗位序列为核心建立知识体系,同时,拓展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使学生就业时既有又有行业同步的知识架构。

(三)中远期人才培养方向:加大智联化、自动化和网联化知识的输入和人才的储备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职院校应跟紧机厂的产品步伐,提前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新零售营销人才等确立于业建设方向,一方面通过循序渐进知识体系搭建形成专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汽车行业未来人才需求和国家战略发需要。

(四)学习模式:加大高职院校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和比例。疫情打破了原有工作模式,更多企业尝试在线、协同的工作模式,而加大在线培训也成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次疫情在线教学经验,探索长期将在线学习模式作为学生有学习的方式之一,适应未来企业岗位上学习方式的变化。

(五)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临的最大挑战对于汽车专业的教师,既要求掌握汽车行业最前沿的资讯和知识,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启发学生的心智,同时要具备汽车企业丰富的实操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其在实训课堂中掌握操作技。如何建设出一支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优秀双师团队,需要高职院校在实践过程中持续探索。

(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远比技能更重要。目前汽车企业新员工以95后甚至00后为主,企业根据他们的性格特质做了不同的管理举措,且收到了不错的成效。但正向的价值观、承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向需要校期间的强化教育。外,学校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想要成为一名大国工匠,只有保持对知识和技术孜孜不断的追求,方能在行业不断前行中取得进步。

既适应产业需求,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专业建设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竭力奋斗的方向,车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一定具有人才培养的共通之处。专业建设是学生成长才的基础,学校应该加深与企业的融合,到企业中间,走上岗位现场,从体系、标准、流程、师资、实训、设备、平台、价值观等多方面统筹规划,专业建设改革方能落到实处,取得更长远的进步。

(作者:赵春田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周小洋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