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兰祥:搞好职业教育 要把工厂搬进学校
发布时间:2012-03-05 信息来源: 作者: 姜洋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北京3月4日讯(特派记者 姜洋)“培养农民工也好、大学生也好,培养完以后,他能上什么单位去?干什么活?能干点儿什么?工资到底能拿到多少钱?不能光盲目地培养……”今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荣兰祥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教育”本质就是“就业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就业“达人”,应以技能为主要教学点,要想把职业教育搞好,就应该把工厂搬进学校。
“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也是很长的一件事。”荣兰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规范化,教育部、劳动部应该出台一套规范的、有原则的制度,培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毕业后有就业的岗位。“不管是上到研究生、博士生、学历再高,最终目的还是落实到就业中去。”荣兰祥认为,如果不能就业就解决不了生活来源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生活来源问题才能提高生活的水平,才能达到上学的最终目的。
荣兰祥认为,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与国家教育导向是有直接关系的。“大家都瞄着公务员,但是没有那么多的位置。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企业要的技能工人比较多。”很多需要技能工人的地方找不到人,与此同时大学生在社会上就不了业。“不是说大学生不去(企业),是他到了那里干不了,不是学这个行业,甚至在学校学这个专业但没有得到很好地实习。”在荣兰祥的观念中,“职业教育”就等同于“就业教育”。“如果你的学生上了学,却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就业岗位,你这个学校培养的就不合格,办学的思路和办学理念是错的。”
荣兰祥认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首先,学校方面必须具备对口实习条件,“咱们国家要想把职业教育搞好,就应该把工厂搬进学校。”其次,学生学的专业尽量不要改行,应该想办法从事本行业,“因为他学了好几年,花费了那么多的经费和时间,如果他从事本行业的话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荣兰祥不赞成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我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一定到企业干三年两年。第一学习人家的技术,第二学习经营、管理、成本核算,把这些事弄明白了再去创业,一有资金了,二有市场销路,三有成本核算,四他知道能赚多少钱、赔多少钱,这样出去创业100个里有90个都能成功。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和经营多年的老板竞争是没有多少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