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读书,如迎着朝阳走路


发布时间:2012-05-1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年轻人读书,就好比迎着朝阳走路。”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在年轻人成长的道路上,书,无疑是最便捷、最无私的导师之一。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更普遍的读书现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书当良师,当名医,有困惑时去寻求帮助;一种是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怎么读书,于是在图书馆里随便翻阅,盲目地读书。对于此,我们倡导一种良好的、理性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式,使有计划地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恰逢世界读书日,本期聚焦校园中几个与书有关的镜头,给爱读书的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一点启思。

  “断奶期”的困惑

  对大一新生而言,大学校园里的一切都很有趣。每年9月,学校里处处可见带着新奇目光、稚气未脱的“小豆包”(大一学生),一副对新生活踌躇满志的样子。

  “信不信,‘小黄蜂’们不久就会群体感染‘大一新生综合征’。”大二女生阿雯对大一新生军训后集体涌入食堂霸占座位的凶狠劲儿甚为不满,她的上铺李佳胸有成竹地断言。作为“过来人”,她们会意地相视一笑。

  生活不能自理,月初生活费就挥霍一空;大一课不多,想做兼职又无从下手;校园社团林林总总,如何选择是一个难题;师兄师姐貌似都挺“牛”,图书馆里的“学霸”们自信满满,自己的未来却白茫茫一片……阿雯和李佳对这些“症状”都不陌生,其中李佳更曾是“重度并发症患者”,不止一次跟爸妈哭诉要休学。  李佳被第二志愿、北方的一所理工科大学中文系录取。这里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美丽的大学建筑,更没有浓郁的人文学术气氛……一切都那么不如意。转机往往偶然得像灵光乍现。“卓越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此,每个本科生除了与同学交往外,都应该与一位甚至几位大学教师建立起这样那样的联系。”一天,李佳在图书馆里随意翻阅到一本书,被跃入眼帘的句子所吸引,她特意记下了书名:《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哈佛大学生成功访谈录》。  有意思的是,该书作者、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莱特教授,每学期都会给新生布置一项作业:熟悉一位教授,并让他了解你。新生们并不能了解其中之意,莱特便循循善诱:即使只成功一半,八个学期下来,也能熟识4位教授,他们能帮你推荐实习岗位、工作机会、撰写留学推荐信……  口语出众的李佳很快便获得了外教Jenny的青睐,Jenny的韩国老公对李佳很欣赏,邀请她当自己的带薪学生助教。这是李佳记下那句话后,大一下学期交出的“成绩单”。  “大学里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齐全的设备,有多少古老的爬满爬山虎的教学楼,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更为宝贵的资源——老师和同学。”李佳在日记本里写道。  其实,李佳从那本书里,还学到了很多,包括:参加小组学习,是克服内向和孤独症的必杀技;重视与不同背景的学生交朋友,学会理智地欣赏别人;掌握使自己终身受益的学习技能,远胜于死记硬背等。  “正是这本书,使我的‘大一新生综合征’痊愈了。”在李佳看来,该病并不可怕,属于完全可以“自救”的病症,大可及早防治,对症药方很多,“摆满了图书馆的一整面书架”。

 

 

 

 

 

 

  学业与荷尔蒙的博弈

  武汉大学做的一项大学生恋爱家长态度调查显示,随着孩子年级的增加,家长的支持率随之增长;一般而言,女生家长显得更为迫切。而家长不支持大学谈恋爱的理由中,“影响学业”高居榜首。

  度过了大一的“断奶期”,不少大学生面临的人生命题变成了:学业、恋爱。而如何在二者中抉择、博弈,显然让年轻的学子伤透脑筋。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大二女生吴思思,大一就确立了出国留学志向,并报读了双学位班。这意味着,从周一到周五,她忙本专业学习,周末则连上两天双学位课程,课余时间啃GRE。  对一心学习的吴思思来说,GPA(学习总成绩)就是悬在头顶上的利剑,她的心情常随着考试成绩忽高忽低。  林杰是吴思思双学位班的同学,来自学习压力巨大的金融试验班。与绝不旷课的吴思思不同,他上不上课的唯一标准是“兴趣”。从大二上学期开始,他养成了每天必去图书馆的习惯,其想法是——沉心阅读专业书籍,培养科研所需的严谨和执著精神,打造核心竞争力。令吴思思不太服气的是,被林杰忽视的许多课,他考得并不差;他重视的那些课,必然会考第一。  “读大学前,我看了卡尔·纽坡特的《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其中的许多道理经实践证明非常‘霸道’。”林杰介绍了一些运用得心应手的原则:、不必通读全书、在某方面比所有人出色、适时放弃能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如果不谈一场恋爱,大学就白读了。”这是在当下大学生中最默许的“潜规则”之一。而如何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暗恋他人羞于启齿、女友为何移情别恋等,这些烦恼的解决办法都“有书可循”,许多公众人物都曾对此进行详细论述,如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信》(系列)就是一例。  “首先,谈恋爱没有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如果你的功课都不及格,或感到整天时间都不够用,那还是应该先把学业稳定下来再说。如果你已经谈了恋爱,也要随时注意不要因谈恋爱荒废了学习。”李开复首先给出了大学生谈恋爱的准入资格,这让那些在GPA与恋爱间博弈的学子舒了一口气。“如果做得恰当,谈恋爱对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恋爱可以提高情商,可以帮助你学习如何照顾别人,如何考虑别人的想法,如何练习自控。”  从名著中也能悟出解决之道,令心头之痛迎刃而解。  章瑞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失恋后专门从图书馆借来《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失恋后,两周就写出了这本著名的小说,拿破仑行军打仗都将它带在身边。”章瑞看完书后,对女友起先很爱自己、最后却选择他人的行为释然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可以同时吸引多个人,就像夏洛蒂一样,她被维特的才华横溢、活力所吸引,同时欣赏未婚夫的稳重和有涵养。”  “那些传统经典中的好文学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有涵养与情趣;而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引,不致使我们陷入困惑的黑暗之中。”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也强调了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提高自身软实力的必要性。

 

 

 

 

 

 

 

 

  职场之道并不复杂

  在高校周围的书店里,卖得最快的往往是各类备考资料。在湖南大学旁经营一家小书店的李老板证实了这一观点,“复习资料最好卖,求职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畅销书销路还可以。”

  “指导大学生早早开始职业规划是件功德无量的事。”豆瓣网友“刹那含永劫”在阅读《求职,从大一开始》后评论道:“不仅是学生,辅导员看看也是好的。”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普遍提前,除了少数有条件的高校针对大一学生就开设了职场规划公选课外,更多高校里,即使是辅导学生就业的老师,也未必能给予学生切实帮助。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挑战求职:当代青年求职指南》、《天下无墙》……在书店和图书馆,这类“励志书”随处可见。武汉大学图书管理员江老师介绍,这类实用书籍借阅率很高,推荐购买率也高居荐购单首位,“充分反映出学生内心的求职压力,这类书不见得对求职起到多大作用,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正如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所说:“勇往直前吧,跌倒吧,你会从地上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除了态度和信心,大学生还能从此类书籍中了解职场。  “技校生往往拥有一技之长,比如厨师专业的毕业生善于炒菜,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懂得设计模具。这种技术上的专长就是他们求职时的核心竞争力。”在沉迷求职类指导书籍一段时间后,豆瓣网友“梦想家的现实”顿悟了:大学生只有明确及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无论什么专业,只有学好学精才能找到好工作。  “真正靠谱的求职类书籍,不会单独谈求职这件事,不会让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找工作,也不会故弄玄虚大谈职场‘潜规则’。”某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朱炜一针见血地指出,“它应该谈如何从大一开始为毕业求职作准备,如何通过大学四年的‘厚积’实现毕业求职的‘薄发’。”  很多专家指出,“别放大职场‘黑洞’,别迷信职场指南”。在他们看来,职场问题很常见,答案也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考验做人之道,依靠朴实的做人道理足以应对。“如果你愿意,可以买几本放家里,让它们扮演《十万个为什么》的角色,遇到具体的困惑时翻一翻”。  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尽全力把它完成好,这便是成功。无数求职类书籍都在反复强调这一不变的真理。做人之道,也莫过如此。

 

 

 

 

 

 

  “玻璃房”中的突围

  “我就像一个趴在玻璃上的人,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这是青年教师王跃的QQ签名,也是他心情的形象写照。顺利留校后,王跃本以为可以一心埋首科研,结果发现,讲课、写论文、成家生小孩、供房、人际交往……这些琐事令他手忙脚乱。

  一个周六下午,在图书城附近的咖啡馆,王跃参加了“青年教师读书会”。王跃直接抛出了两个问题,“到底为什么工作?工作就是为了生存,那理想呢?”

  一桌寂静。“我给大家读段文字吧,我烦心时常读。”一位女教师从包里拿出本书: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面对生活,我们不必心存恐惧。要去爱你的生活,爱你的工作,爱你做的事。不要去刻意追求所谓的安全感,不要过多关注能从你做的事中获得什么。应该要爱它,认真地做它,在这过程中就能得到回报和快乐。”在清静的咖啡馆里,王跃焦躁的内心如被老棉布轻柔抚过,温暖而心安。

  其实,不少青年教师的“镇案”书籍,并不是本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而是能令自己心思澄明的“闲书”。这些书散布在不同的图书分类里,但有个共同点,用王跃的话说就是——起着灵魂导师的作用。
  “不管是大学,还是毕业留校后的‘后校园时代’,生活主题都可概括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当下许多书籍,都提供了不错的解决路径。”武大高等教育学研究所所长胥青山强调,看书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将从书本中习得的‘突围’路径,在实际生活中反复实践,从而固化为一种适合自己的良好习惯。”

胥青山还列举了一些适合青年教师借鉴的书,如《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等。

与同事王跃的困惑不同,曾蕾纠结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她热爱讲台,热爱学生,把满腹学问和满腔热情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但学生期末评教给出的评价并不高。

曾蕾的“教学导师”为她举了一些例子:在法国现代史课程上,杰拉尔德·米德为学生构思了一个程序,邀请学生踏上重返18世纪末叶之旅;在琼·古德温有关言论自由的课程中,学生可以扮演最高法院的法官,决定一个棘手但现实的案子;在另一门叫“新兴经济学”的课中,学生就新兴经济形势下如何做生意向一名假想公司的执行总裁提供建议。

  曾蕾豁然开朗,导师告诉她,这些案例出自《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并非每一位优秀的学者都是卓越的老师,卓越教师是后天造就的。”在书中,贝恩教授的这一观点,让一度沮丧的曾蕾又踌躇满志起来,曾经模糊的路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