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与“就业难”是“鸳鸯火锅”


发布时间:2011-02-2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时下正值全国各地大中专毕业生及农民工找工作的高峰时期,在福州各招聘会现场及劳务市场,有着较高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平均每月工资约2000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工人受到欢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纷纷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农民工的工资达到甚至超过提供给大中专毕业生的工资。(《中国青年报》2月16日)

    春节过后,媒体似乎又开始集中关注企业“用工荒”了,铺天盖地都是“招工难”,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有的甚至直接到火车站、社区去“拉人”,留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但效果依然不佳。而在另一边,则是大学生的“就业难”。其实,这两者都不是新鲜的话题。“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一直都是新闻热点话题。

    企业缺少的人不外乎两类,普通工人和高级技工。一直以来,技能型、高素质工人的短缺都是“用工荒”的突出特性。最近媒体这一轮番的、铺天盖地报道的“用工荒”大多是普通工人,似乎遮蔽了“技工荒”。综观媒体报道,企业吸引农民工的基本手段都是加薪,或曰改革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等,但是,在沿海城市,加薪永远赶不上消费成本的增加,更改变不了普通工人从事低端行业的重复性、单调性、上升渠道不畅通、社会地位不高等等的劣根性,最终也会加重企业的用人成本。再者,随着劳动密集型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中西部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距的逐步缩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农民工就业的“本地化”等都已成了常态,凡此种种都增加了沿海企业的“招工难”问题,这必然倒逼部分企业产业升级,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新生代80后、90后农民工虽然学历普遍由初中提升到高中,但依然满足不了产业升级所达到的技能水平,最终会加剧“技工荒”。

    大学生的“就业难”难在何处?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不匹配。而普通工人所从事的低端岗位劳动量较大及工作时间较长,这对大学生产生不了多少吸引力,况且,新生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关注的方面更为多样,如开阔视野、增加经历、注重企业培训、晋升渠道、个人发展等,过多的关注则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似乎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平行线,有评论还将这两者喻为“鸳鸯火锅”,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我国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也会更加明显,而农民工、低端岗位工人都是初级劳动力,都需要人才升级。所谓“人才升级”并不是指在学历上提高,而是技能的提升。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也许正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一个交集,这需要学校、企业与政府三方合力。由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最终匹配需要较长时间,可以预见,“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现象短期内都无法解决,还将长期存在,因此,这也给职业培训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职业院校可以抓住契机,重视职业培训,提升教育质量。国家这几年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当前,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大量的农民工和企业低端岗位的工人需要接受培训以提升技能,职业院校应当抓住机遇,调整课程、设备与师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占领企业培训市场。

    其次,职业院校应密切与企业进一步合作,让企业参与决定学校的教学和考试内容,让企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职业规划师等参与学生的职业咨询、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企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政府应参与职业培训体系质量保障和开发、课程设置、考试规则和核心教材认证、推动创新等,应针对不同的工种,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财政补贴标准,引导职业培训以“质量”为主导。随着劳动力市场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培训应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自主权,以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工的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最后,媒体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不必过分夸大和渲染“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影响。否则,一方面,“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工资”的报道会使“读书无用论”抬头,另一方面,对“用工荒”的过度渲染,也会误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降低人才培养质量,对职业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农民工带来不正确的预期,产生不应有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