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大道跨长空,无畏冰霜伴夏冬

记河北交院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王道远


发布时间:2023-12-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此次公示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入选共30个,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王道远作为团队负责人,同时也是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交通部隧道试验检测师。王道远积极参与教研、科研、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多项工作,成绩显著,成为集研究者、实践者、推广者三位一体的学院优秀“双师型教师代表。

640.png

一、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师风师德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王道远始终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师风师德修养放在第一位,不断挑战自我,把良好的师风师德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不断地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党员干部先后赴井冈山、韶山、南湖、西柏坡、北京等革命圣地,进行红色教育,重走复兴之路活动,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红船”精神,把“红色”的种子植入头脑,以交通行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道德品格高尚的接班人要求自己,政治上做到修身、律己、尽责,业务上做到精通、创新、尽职,管理上做到科学、规范、尽心,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了个人的统筹规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调掌控能力和执行落实能力。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隧道施工技术》、《地下铁道》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厉害了我的国》、《超级工程》等有关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的片断,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坚持“学创”并重,积极推动三教改革

王道远是学院项目教学改革较早的实施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融生产实践与理论教学于一体的教学理念。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导,提出了“在实践中教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使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学得更深更透”的教法改革,并及时将国内外隧道工程学科上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补充到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做到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并尽量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开展了深入生产现场进行项目式教学的方式,显著提高教学效果。针对高职学生专注力欠缺,自制能力较弱的特点,与教学团队成员共同提出了“引放助提”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类课堂信息化教学理论和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并荣获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王道远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协助建成省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1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所在的教学创新团队牵头主办了交通职教联盟道桥专业分委员会,率先在省内通过了道桥专业“IEET工程认证”;积极参加“高水平优质交通运输职业院校”建设;负责制定了学院地隧、铁道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以大量的生产图片、新技术研究应用资料、新产品使用说明书等为基础,主编了信息量大的“隧道施工技术”、“工程力学”等教材,被国内众多知名本科和专科学校采用,并荣获全国水利职业教育优秀教材。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自己的建设经验毫无保留,无私地向其他教师传授,指导了多门专业课程的建设,经常组织老师之间相互听课,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时亲自示范演示,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理念,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QQ截图20231202201631.png

作为一名教师,王道远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坚持“学创”并重,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都倾注在这三尺讲台上,始终如一的热爱本职岗位,踏实勤恳、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勇于奉献。一方面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反思活动,通过不断对自身活动的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适当安排学生学习活动难度,改进方法,取得课堂管理的成功。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学生创造力,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注重以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追求以创新创业为自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团队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和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大国工匠”储备了力量。

三、精心谋划,教学实践零对接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干部,他带领实训室教师精心规划和部署土木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工作,实训中心面貌焕然一新,软硬件和内涵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着实提升了学生实训条件和水平。所负责的道桥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国家优质校建设中取得了综合排名第2的成绩。同时站在前人肩膀上依托土木工程实训中心申报河北省高校公路工程研发中心和河北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在建设中,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深入企业一线,收集教学素材和案例;不辞劳苦,多次登门拜访,与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难点疑点,通过整合校企双方资源,高质量完成了该中心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王道远主动到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学习,特别重视深入一线熟悉生产流程、锻炼生产技能,围绕生产开展教学改革、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生产现状和职业工作过程,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能找出症结所在,并能对症下药;与企业合作承接对外技术服务5余项,累计到账经费200余万。同时,利用自己所学积极为行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多次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河北省建设人才与教育协会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对军队和地方注册岩土工程师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军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标准”继续教育培训以及河北省科技厅成果转化评审工作。

四、不断学习,科研能力持续提升

当今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王道远在工作期间考取了在职博士,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同行学习等,不断锤炼内功,夯实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在第一时间紧跟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掌握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QQ截图20231202201552.png

学院高度重视高学历、科研型老师的培养工作。在考虑教学为主、兼顾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主的不同岗位,帮助教师找准自身定位,因人而异地科学制订培养计划,不断为其发展提供浓厚氛围。王道远非常重视个人定位与学院规划相结合,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五年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及软著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EI检索论文14篇),其中“考虑施工特性的浅埋软弱洞口段管棚变形量预测及工程应用”被选为科技和社科百余种国内影响力一流、国际引证表现一流的学术期刊中的优秀论文,为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双语数据库收录。

 之所以能取得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与王道远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紧密相关,自2008年从事交通隧道抗震减灾技术研究以来,顺应国家交通建设发展需求,足迹遍布太行山、云贵川、陕甘宁及新疆等地震区,实地进行一线震害调查、测试布点、灾后重建工程。带领团队建立了河北省曹妃甸滨海强震区跨纳潮河综合管廊修筑关键技术,建立了盾构线形预测和控制方法,揭示了山岭隧道洞口抗震及跨断层减错作用机制,提出了“交错设缝”抗震减错处置新技术,构建了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隧道抗震减灾设防设计技术体系,帮助中铁等世界500强企业工程节支总额近10亿元。这些研究经历和工作积累反哺了教学,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团队的协同创新更显其重要性。通过王道远的不断努力,成立“交通隧道科技研发”创新团队。交通隧道科技研发团队以云贵川陕甘宁地区已建和在建隧道工程为依托,围绕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隧道抗减震及灾后快速重建技术问题,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通过产学研结合进行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交通隧道的抗震水平及防灾能力。作为领头人,王道远不但带领大家脚踏实地、科学严谨地做科研,而且始终坚持以协同攻关的精神与重大技术成果作为团队发展的核心支撑。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还根据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特点进行多元化培养。目前,团队已有1人晋升高级职称,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考取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知识结构涵盖桥隧工程、软件工程、材料工程等专业,创新团队的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在持续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