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建林: 我在职教战线深耕40年


发布时间:2023-05-3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31日第14版

1984年,我从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毕业,然后留校任教。从那时起,我成了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传统制造厂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为自动化加工厂,人才紧缺。听说我学的是机械专业,专业能力强,很多厂家请我去做技术指导。这一时期我积累了大量经验。

1993年,学校发现我既懂技术,又熟悉市场,于是委派我到校办工厂做厂长。办厂10多年,我始终在与职业教育关联最密切的产业端,练就了懂管理、懂市场、懂教育的综合素养,也让我确立了职业教育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与社会服务相促进的工作理念。

2004年,学校已升格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我从厂里调回学校,先后在学校实训中心、成教培训部、继续教育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担任负责人。

21世纪初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急缺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发现,在当时的企业里有一大批入行早、学历不高的一线员工,由于理论、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为破解这一难题,学校在全省率先与企业合作,面向企业招收具有中职学历、中级工证书的在职员工,开展“双元制”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招生政策和职业技能评价政策的突破,创新构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反复与企业交流改革方案,成功构建了“五个双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职工岗位成才问题。2014年,教育部把学校的做法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典型成果向全国推广。这一经验后来获评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一年,学校与工业4.0参与者德国Festo“共建、共管、共享”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今年是我在职教战线工作的第40个年头。从当年的中专到现在的高职,我见证了职业教育的提档升级;从当年的校办工厂到后来的现代学徒制,我见证了产教融合的蓬勃兴起;从打造国内示范样板到承办世界博览会,我见证了中外职业教育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我也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浙江省机电集团十大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