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人才培养研讨会暨产教创新联盟筹备会在河南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2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师报》2022年11月23日14版

 “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且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在重塑经济发展结构,并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数字经济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王巍在11月12日举行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研讨会暨产教创新联盟筹备会”上分享的观点受到广泛认同。由中国劳动学会和河南省教育厅指导、黄河交通学院主办的此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旨在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数字人才新高地。来自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美国雪城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对于加快产教融合创新和助推数字化人才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人力资源数字化本身就聚集着大量数据资产,数字经济的发展正推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正由数量型向数字化的质量型转变;二是提高数字化人才的素质技能,并加快数字化人才技术创新的培育;三是加快产业融通和场景应用的模式创新,推进工业互联网的产智融合。

    关于认识和理解数字化人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认为,可以从“什么是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人才及其价值是什么、数字化人才开发的途径是什么”3个方面来理解。数字化可以帮助我们的工作生活实现真正的个人化或者个性化,从主客观世界进行数字化描述和数字化改造。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蔡红宇从数字化的现状和发展出发,提出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要发挥数据整合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要根据数字化人才成才要素、数字化人才质量分布、数字化人才类型和企业对数字化人才能力的要求推进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对于未来发展,我们要通过虚拟教师、基于区块链的学生智能评测系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系统推进人才培养创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张建武在报告中指出,数字经济人才面临着培养模式缺乏合理性,联合培养缺乏联动,政府及相关机构对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效率低,数字产业化从业人员不足、缺乏基层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等问题。他建议,要从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升全民数字化素养、推动传统产业人员的数字升级等方面推进数字经济人才的建设,并提出了4种培养方式:经济统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的非线性培养模式、基于区块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数字经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了解,产教创新联盟是由中国劳动学会和河南省教育厅共同指导,由多家单位发起的大数据应用的产学研用共同体,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以数字化人才培养为主要抓手,整合大数据应用的优势企业、大数据应用科研单位和高校专家,以及行业协会的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调度平台,提高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筹备数字化人才培养产教创新联盟是提高数字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是更好服务数字化产业集群的重要实践。”黄河交通学院常务副校长胡世雄说。

(记者 褚清源 通讯员陈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