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职业教育十年探索发展写就“天津经验”

五业“联动”办学 人才“贯通”培养 书证“融通”评价


发布时间:2022-09-2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天津市教委

十年间,我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紧紧围绕“1+3+4”现代产业体系(即智能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石油石化四大优势产业),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办学模式,在培育能工巧匠、稳定就业过程中,探索出“天津模式”。

五业“联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本学期,天津职业大学刚刚建设完成的生产实训基地迎来首批学生。实训基地的生产线和设备,都是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景,教师团队既有学院专业教师,也有企业骨干工程师。授课采用“1+1”的联合模式,学院教师讲解原理,企业教师负责实操,双方共同设置课程。目前,天津职业大学设有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等10个学院,紧跟产业发展需要,让人才培养更契合重点产业发展。最近三年,学校陆续增加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汽车智能技术等7个专业,并邀请企业参与教学,为产业升级储备专业人才。

在推动五业“联动”办学中,学校持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放权,发挥学院和企业各自优势,对实施有力、成果显著的学院,在专项经费预算、设备购置等方面予以倾斜。天津奥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炼油、石化等企业提供先进的化工分离方案和科研设备研发。作为一家研发企业,奥展化工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从2012年开始,企业就与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合作,通过顶岗实习、订单班等模式,学院每年都有十多名毕业生输送到企业工作,助力企业发展。

“2017年,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按照新岗位新要求,打破原有单一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确立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育机制,在全国首创专业群内纵向贯通、专业群间横向融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框架,重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积极与智能科技产业对接,实现学校与产业、行业紧密相连。”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学院坚持对接产业发展最新方向,深入了解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不断深化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办学模式中,积极探索校企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大批行业企业所需的“与市场零距离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年来,我市先后成立7个市级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了31个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涌现出以360网络安全产业学院、国家动漫园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模具产业学院等为代表的一批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天津高职专业对接天津主导产业设置专业点660余个。近5年间,天津职业院校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超26万人,留在本地就业人数约占58%,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2.2亿元。

人才“贯通”培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在多年发展中始终聚焦天津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积极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构建起“中高本硕”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率先贯通中高本硕博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设立中德应用技术大学,7所高职院校、10个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职业教育吸引力更强,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更宽……”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介绍说。

2012年,作为我市积极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本科化、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举措,天津职业大学探索实施高职与本科四年制联合培养模式。十年间,天津职业大学依托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先后与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联合开设的7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与学校开设的11个3+2分段培养专业、2个五年一贯制培养专业一起,构建起贯通中高本培养体系,不断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把本科院校理论基础强和高职院校动手能力强的优势相结合,培养出更好就业、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学生。”天津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同于“高职+本科”的分段培养模式,高职联合本科培养在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做到了全程密切联动,融合了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的各自优势,是真正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展了由化工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普通高校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实践,三方联合构建了“3+1”校内校外双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3年校内学习“厚基础”、1年校外学习“强实践”的人才培养,通过“虚拟实训、实岗实训和毕业实习”三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四种任职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让毕业后直接上岗成为学生就业的最大优势。学校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95%,半数以上学生入职后不久就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高职联合本科培养这种理论+实践的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兼具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与本科理论教育扎实的特色。通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高职联合本科培养已经成为天津市职业教育中具有支撑作用的重要一环。我市首批联合培养试点为6所本科院校和6所高职院校开展的11个专业,无论是从试点院校规模、专业数量上,还是从招生人数上,都远超其他试点省市。十年来,我市一直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系、保障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也为试办本科职业教育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2015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当时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为了应对学校“升格”带来的变化,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确立了“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型”的15字办学目标,本科层次专业相继拓展达21个。2021年7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这也标志着天津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迈出新步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考改革,2021年8月,市教委、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成立由24所职业学校组成的课题组,研究探索符合我市职业教育特点的招生考试办法。启动实施职业学校“创优赋能”重大项目,开启市级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建设。

2021年12月,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研究处理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指出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完善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试办本科职业教育”等意见,市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持续推进多种形式中高职衔接和15个专业系统化人才培养试点建设,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18个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关键环节,立项并启动天津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为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奠定基础。

书证“融通”,赋能职业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天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凭借技能改变人生、成就梦想的毕业生不在少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广实施,更加助力职业院校实现高素质复合型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1+X证书制度是我国于2019年初确定实施的职业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市教委于2019年全面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近四年来,天津职业教育人打开了“书证融通”这一新思路,通过X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通、X证书培训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编写书证融通后的校本教材、实现职业技能考核与专业课程考试同步等具体举措,促进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提升,提高教材的职业真实性和吸引力,满足学生的考证需求。通过试点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协商,实现X证书的操作考核、综合考核与院校内学历教育架构内的期末考核、期中考核、平日考核等有机融合,“证考融合”或“以证代考”,实现X证书考核结果与人才培养考核结果互认。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积极对标相关证书的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既有模式;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灵活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手段,对日常教学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原有的跟岗实习课程进行初级培训工作,遴选学生报考今年首次初级证书考试并取证……各试点院校深入把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及要求,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证书标准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对证书内容和标准的全覆盖。同时,各试点院校聚焦企业用人核心问题,吸纳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试点学校担任核心课程老师、实训项目导师,将他们丰富的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促进教学实际与工作现场的知识有效连接,通过分析不同岗位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专业课程与X证书相衔接,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重构融合型全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新构建的教学模块开展教学工作,形成“课程—教师—实训—实践”相衔接的全流程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就业能力,最终达到为企业培训合格技能人才的目的。

今年8月,在我市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目前天津正在建设职教大会成果转化与研究推广中心,制定41项大会成果转化落实工作清单,持续让世界职教大会的成果实现转化,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通道,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职教学院,探索新型学位学徒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为实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强国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