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10-18 浏览量:

 一、引言

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多元办学主体,集中校企合作之力,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由此可见,专业群建设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更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家经济、区域经济对深化产教融合表现出新的诉求,即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使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和就业良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瓶颈

在“双高”建设、提质培优等大环境下,职业教育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各高等职业院校也都清楚地认识到深化产教融合对于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办学体制:企业参与实际办学难以实施

虽然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内涵的有效途径,但产业发展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产业对于外部需求的支持和满足无法上升为主体行为,因此,无法及时回应职业教育对产业环境的支撑。企业、行业在实际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时,面临权责不清、政策配套支持不充分、经济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客观问题。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合作授课、就业推荐等表面工作上,合作的主体大都是学校,各项工作重心明显以学校为主,企业深度参与难以真正实现,从而导致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培养输出不匹配。因此,产教融合的内外环境支持,内部结构协调性、资源配置力度等方面与产教融合实际环境条件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产教关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授课内容:产业项目的课堂转化程度不够充分

产教融合落地的着力点在课堂,具体体现为:

学生所学内容是否为岗位需求技能,学生所练技能是否为岗位核心技能,学生学习过程是否为产业生产流程。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虽然核心课程大都采用项目化教学,但是项目化程度、项目重构逻辑、项目来源与产业实际仍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真实项目学科跨度和知识体系跨度较大,难以融入课程体系,产业项目时效要求、经济成本等因素导致与校内授课实际不匹配,运行体制导致产业实际更新速度与学校内部课程体系更新速度不匹配等。目前,各职业院校尚缺乏产业项目转化为课堂内容的有效机制,存在为了项目而项目、“真”项目不真实等客观问题,这就导致教育输出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三)师资队伍:互兼互聘的师资流通不够充分

产教融合实施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大都是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分工合作,“双师”的真实素质和真实水平有所欠缺。加之学校和企业的体制不同,缺乏有效的经济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真正的校企互兼互聘的师资流通不够充分。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与成效

针对以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软件技术专业群充分利用毗邻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圈、IT 相关岗位群人才需求缺口大等优势,明确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在多年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将产业中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等因素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在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共建学院,独立运营,建立三级联动的保障体系

产教融合的实施在专业班级,决策在二级学院,策支持在学校,因此要建立专业、二级学院和学校三级联合的保障体系。笔者所在学校充分依托校企合作,与 CSDN 共建乐知学院,对产教融合的实施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学校相关部门与政府及人社部门对接,打通校企沟通的渠道,为产教融合的实施营造开放的环境。乐知学院作为二级学院,负责产教融合工作的具体实施,成立党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管理等专门机构,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专业建设方面,发挥专业、专业群的优势,寻找可进行产教融合的企业及落地专业,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产教融合的实施创造可行条件。系内各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及系内的相关激励政策,探索寻找产教融合在本专业的落地点,与企业充分沟通,校企双方合作开发项目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保证产教融合高效率、高质量实施。

(二)明确定位,对接岗位,培养新时代软件工匠

国家“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要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河北省“职教三十条”中也指出,要“全面推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相关政策指导下,笔者所在学校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调研,获取行业企业对软件人才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信息。校企教师深入研讨,按照核心岗位群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各项技能需求,共同形成“1 套平台课程包+N 个岗位课程包”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1+N” 柔性分层教学模式(见图 1),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校企教师共同完成授课、评价等各项教学工作,结合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参照学生意愿,在第三学期中开始对学生进行第一次滚动分班,第四学期初进行第二次滚动分班。滚动分班后打破原行政班限制,以师导课形式按岗位课程包开展授课,学生可选择强逻辑方向课程包或强操作方向课程包,各课程包融入对应岗位技能及爱国文化、行业文化等,从而实现因人施教、德技并修,培养新时代的软件工匠。


1.png

(三)校企互聘,“双师”导向,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

产教融合落地的关键在于实施者,即教师。只有健全校企互聘的教师流通机制,保障校内教师真正参与企业实践、企业教师真正实施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依托校企合作优势,按照“软件硬做、冷码暖教”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六个一”的结构化创新型教学团队(如图 2 所示),即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一名校内教师、一名企业讲师、一名企业教练、一名就业导师和一名班级助教,教师团队对学生实行贴身管理,从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跟踪辅导。“六个一”结构化教学团队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分工明确,效率更高。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共同负责课程标准制定、项目开发与转化、课堂教学实施及考核标准制定;企业教练负责实践教学实施、项目验收、班级运营及课后跟进;班级助教负责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答疑解惑、秩序维持及班级日常运营;就业导师负责就业推荐、就业跟踪及反馈就业相关信息;校内辅导员负责生活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实践证明,校企共同组成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在项目教学、提高育人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2.png

(四)项目育人,工学结合,积累实战经验

深化产教融合的难点在于落地,即如何将产业实际需求落到教学实际中。笔者所在学校软件技术专业群借鉴与 CSDN 社区平台十余年合作办学的经验,依托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在项目引入过程中,结合课程体系和实际学情,对真实项目中能够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的部分直接转化;对项目中略高于教学内容的部分,通过智慧职教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扩展资源;学生通过扩展学习仍不能完成的部分,由校内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工程师协作完成,形成了“1 转 2 扩 3 协作”的项目转化模式(见图 3),通过学习产出,激励学生乐知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真实项目进课堂的项目育人机制,能够做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教学过程与开发过程一致、教学评价与项目评价一致,真正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学生在项目开发中积累了实战经验,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3.png

(五)过程评价,项目验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的实施效果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价。笔者所在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产教融合评价新模式,建立了学校、企业、社会三方结合的多元化、过程化评价体系。对引入课程的项目,校内教师、企业教师、项目输出单位共同制定项目验收标准。在评价对象上,做到项目评价即教学评价、项目效果即教学效果;在评价主体上,做到对学生评价即对员工评价,小组评价即团队评价;在评价维度上,做到知识评价、技能评价、素质评价相结合。从学校层面来看,不断探索更加开放的课程评价机制,对乐知学院的评价体系给予充分认可,为企业、社会参与教学评价提供了可行性机制保障;从企业层面来看,积极为学院提供更符合用人需求、产业实际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要素;从社会层面来看,项目输出单位提供更宽泛的评价认可机制。由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对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各个项目进行多元化、过程化评价,提升了产教融合的产出质量;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提升了岗位技能;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也得以大幅提升。

四、结语

产教融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社会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的诉求,更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实力,促进学生就业的诉求。[2]笔者所在学校充分依托区域产业现状和自身专业优势,在多年校企合作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教融合模式,提升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但是产教融合目前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社会相关部门、产业实体和高职院校都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面对问题,提出对策,促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积极推动产业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作者:高秀艳,张天仕,牛恒伟  通讯员: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