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货运企业应及早整合航空物流服务链


发布时间:2012-09-1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刘瑞柏 中国民航报

    自2011年以来,国内航空货运企业举步维艰,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这其中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和许多地区政局动乱的影响,全球航空货运市场需求疲软,货运价格水平持续低迷;另一方面则是受燃油价格高居、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货运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增加。6月初,翡翠国际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重启了自主破产清算程序,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航空货运企业不复存在。

  自去年年中以来,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萎缩了5%,远高于1%的世界贸易萎缩量。航空货运是贸易信心下降后遭受打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而未来航空货运总体疲软的态势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国内航空货运企业必须寻求变革之法。

  在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萎缩的同时,全球快递行业却经营得风生水起。联邦快递于今年3月22日发布财报,公司在2011年~2012财年第三季度的盈利继续大幅增长。在截至今年2月29日的第三个财季,公司实现净利润5.21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同期大增126%;折合每股摊薄盈利1.65美元,是上年同期的两倍多;总收入达到105.6亿美元,同比上升9%。近年来,该公司一直保持强劲的盈利势头,还订购了新的飞机替换部分退役的机队。

  7月12日,DHL(德国邮政敦豪集团)正式启用位于上海的北亚枢纽中心。继联邦快递、UPS之后,三大国际快递巨头在中国内地先后完成运转中心的布局。2011年,DHL运营总收入达到389亿欧元,其中亚太地区占到19%。目前,DHL在中国的运营收入达到了42亿欧元,占亚太地区的一半以上。

  一边是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水深火热”,一边是以联邦快递等为代表的快递企业持续盈利和不断市场扩张。航空物流业似乎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笔者认为,航空快递企业的成功,预示着航空货运业的未来发展途径。

  在航空货运市场上,随着产能的相对过剩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愈加激烈,市场权利已经掌握在客户手里,货主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话语权。而传统航空货运企业的货物可达性较差,并不适应“门到门”的客户需求。同时,从货物的收运到货站服务、空中运输,再到最终的送货服务,分属于不同的作业主体。在各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整个航空货运服务的质量水平受到很大制约,航空货运企业对整体货运成本和货运时间的控制力相当薄弱。因此,传统航空货运企业的竞争力并不明显。相反,新兴的航空快递业却能通过其纵向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将货物的时效性贯穿于整个过程,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航空货运时效性的要求。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竞争使得企业必须具有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时间成本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快递以其高效、便捷、及时、安全、准确等特点,迎合了新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未来新兴的现代快递业有可能替代传统的航空货运业。笔者建议,国内航空货运企业应及早转型,纵向整合航空物流服务链,形成纵向一体化的服务链条,布局航空快递领域。